本報訊(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雷倢)4月19日,記者從成都市住建局了解到,為落實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推動傳統公建向新公建轉變,構建良好“通勤圈”,成都市住建局牽頭制定了《成都市中心城區2021年公共停車場建設方案》(下稱《方案》),加大居住區公共停車泊位供給。

  根據《方案》,2021年成都中心城區將建設公共停車場33個,其中新建智慧停車場17個,續建、改(擴)建16個,提供使用停車泊位不低于14328個;主城區“5+2”區域建設17個公共停車場,提供使用停車泊位不低于6804個,鋪設停車泊位充電樁率不低于20%,預埋充電設施接口率100%。

  根據《方案》,成都還將加大既有停車場改造,引導建設和運營單位投入停車新科技應用,將數據接入成都智慧停車管理信息系統,推進普通停車場向智慧停車場轉變。同時,成都市住建局還將配合相關單位逐步推進機關、學校、醫院、企事業單位停車場注入“智慧”元素,從而盤活各類閑空停車泊位資源,緩解重點區域停車矛盾。

  此外,根據《方案》,成都還將利用公園綠地、小游園微綠地,可用于停車泊位建設的城市土地“邊角余料”,拓展地下空間利用,推動中心城區林蔭停車場建設,改建“裸露”停車場。

  成都還將探索新型立體式智慧停車場建設。《方案》提出,在停車需求量大的區域,可在供地面積不超過500平方米的中心地段,探索建設地面或地下小型立體停車樓(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