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北京火爆一時

  4月22日,新京報記者在大眾點評搜索“譚魚頭”,雖然目前不論是成都、還是北京等地都已無門店,但它的名字在網友的評價中時常出現。不少譚魚頭的老食客會用當年譚魚頭的標準來評價現在很多火鍋。“鍋底很像當年的譚魚頭。”“這個番茄鍋做的有點譚魚頭的味道了,不錯。”

  在一位網友的點評提到,前不久自己帶父母到北京友誼醫院西門附近的一家主打魚頭火鍋的餐館用餐,父母提起了當年虎坊橋路口的譚魚頭。“說這家的魚頭火鍋可比當年的譚魚頭差了不少。當時譚魚頭算是虎坊橋路口的一個標志,當時手機沒那么普及,好多人約見面,都會說‘譚魚頭門口見’。”

  還有資深美食欄目作家回憶稱2005年前后,譚魚頭在北京火爆一時。譚魚頭火鍋最早是在簋街上火起來的,后來在虎坊橋的一家店也很火爆。“譚魚頭的魚頭火鍋有紅湯白湯,紅湯用的魚頭是用特制的調料腌制過的,紅艷艷的,白湯可品得魚頭的鮮,不過更多食客總是偏好紅湯的,覺得只有舌頭被充分刺激才可品得魚頭味道之妙。”

  上市計劃擱淺導致資金鏈斷裂破產

  根據天眼查的信息,成都譚魚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5月27日,注冊資本5451萬元,法定代表人譚長安為大股東,持股比例約95%。

  公開報道顯示,從2014年開始,成都譚魚頭陷入債務危機,訴訟不斷。因資不抵債,喪失經營能力,2016年債權人申請成都譚魚頭破產,最終被法院裁定破產清算。2020年8月中旬,成都最后一家譚魚頭火鍋店關閉。

  業內聲音分析認為,當年堪稱“火鍋老大”的譚魚頭,如今破產清算、商標拍賣,應該是和譚魚頭當年試圖在香港上市、但最終失敗導致資金鏈出現問題有關。

  譚長安去年接受媒體采訪時說,譚魚頭的第一個鼎盛時期在2003年,“那時候可以說是‘一片紅’,基本開一個店就爆一個店。”第二個鼎盛期是2010年,當時譚魚頭與一家風投公司簽訂合同,對方投資2000萬美元,譚魚頭簽了對賭協議,希望在3年之內香港上市。“結果架子搭好了,人員、門店都找好了,但風投公司只投了部分資金。”

  譚長安承認,譚魚頭之所以走下坡路,和這次上市計劃有關。“資金鏈斷裂是最主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