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5月12日電(記者李倩薇 高搏揚 王辰陽)10日晚,四川省成都市一小區業主推著電動車進入電梯后起火,導致電梯內5人不同程度受傷,其中包括一名僅有5個月大的嬰兒。該嬰兒主治醫師12日告訴記者,患兒全身面積40%燒傷,呼吸急促,目前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ICU治療,仍未脫離生命危險。

  5月12日是第13個全國防災減災日,電動車違禁“上樓入戶”造成的事故教訓慘痛,目前存在哪些監管短板?又該如何筑牢安全網?

  電梯驚魂 3秒即被火焰濃煙吞噬

  “電動車一旦在電梯內起火,爆燃瞬間會有8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加之空間狹小,煙氣縱向蔓延的速度可達每秒6至8米。”四川德陽旌陽區消防救援大隊專業技術干部張文說,高溫還伴隨著毒煙,一般夾雜著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氰化物等,對人體傷害極大。由于電梯結構的特殊性,消防人員撲救難度也很大。

  據網上流傳的監控畫面顯示,涉事電動車進入電梯后瞬間爆發火花,隨即冒出滾滾濃煙,3秒鐘后濃煙便吞沒電梯里的人。

  如此恐怖的場景已多次敲響警鐘。2020年8月,南寧市一女子推電動車進電梯后,電動車冒煙起火,僅4秒電梯廂就被濃煙吞噬。同一個月,南京市一小區樓道內電動車起火造成3人死亡。同年4月,上海市楊浦區一小區電動車私拉線路充電引發火災,調查發現該車主還存在私自改裝電動車的行為。

  消防部門數據顯示,近年來電動車起火致人傷亡的案例中,90%發生在門廳、過道以及樓梯間,超一半電動車火災發生在夜間充電時。電動車“上樓入戶”危害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