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8日,第四屆CPPL中國民辦教育校長職業化高峰論壇在成都西博城盛大召開。本次峰會由朗培教育集團主辦,以“新局·共生”為主題,匯聚國內外近百位教培專家、政界權威、資本大咖共同探討行業未來發展可能性,暢談民辦教育校長職業化發展新風向。
![](http://n.sinaimg.cn/sc/transform/116/w550h366/20210519/419a-kqhwhrk2593488.png)
在峰會開場致辭中,羅牛山股份董事長徐自力表示:“ 2021年是歷史的分水嶺,也是民辦教育新曙光,疫情已經成為民辦教育的催化劑,我們對教育的未來有幾點展望,第一,搭建優質規范的教育平臺,突破課堂內容線上線下邊界。第二,提供更多普惠高質量的教育,創造更多可利用的優質資源,在競爭中更善于把握機遇。最后,教育關系著所有民生,是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家要選擇正確的賽道持續發力,推進教育共同發展,建立多層次、多規格,層層貫穿的行業立交橋,共贏未來。”
![](http://n.sinaimg.cn/sc/transform/116/w550h366/20210519/96ed-kqhwhrk2594004.png)
國家督學、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原司長孫霄兵,為與會的教培從業人員帶來了《民辦教育的當前形勢和重要政策解讀》,孫司長提到“民辦教育的基本政策是公民并舉的,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辦學主體多元、辦學形式多樣、充滿生機活力的辦學體制。人民群眾對于教育現在是有多層次多樣化的教育機制需求,因此我們的國家對民辦教育的基本政策是扶持和規范,大力支持、依法規范扶持。同時,民辦教育與多領域的跨界合作,是政策利好的,并且合作的空間和彈性都很大,各位民辦教育人可以有更廣闊的發展?!?/p>
![](http://n.sinaimg.cn/sc/transform/115/w550h365/20210519/0e4a-kqhwhrk2594343.png)
2020年的關鍵詞是疫情,2021年是政策。本著這兩個大前提,未來魔法校總經理張宇鵬分享了目前面臨著在線大廠的沖擊教培機構該如何應對。一方面,在政策嚴控的前提下機構要從過去那種重營銷、重資金流的方式逐漸轉變到重質量、重教學,打造擁有創新能力、留存能力、內容生產能力、系統開發能力和課堂把控能力五維能力模型的校區,才是未來生存之本。另一方面,機構更要將OMO做一個突破,把線下課堂發揮到極致,并且引入一部分線上的全流程控制,堅持線下課堂的體驗以及線上的全流程掌控,實現數據的留存,才能實現生源的留存。1.0時代,客戶會因服務而留存,2.0時代,客戶因產品而留存,到今天3.0時代,客戶只會因數據而留存。
![](http://n.sinaimg.cn/sc/transform/116/w550h366/20210519/e1a7-kqhwhrk2594590.png)
知閱書房CEO莊重在現場分享了自己對于教育行業的深刻見解:”教育行業所謂的生命線在我心目當中,甚至對于所有的培訓機構來講,就兩件事情,第一,我們能不能管好團隊?第二,今天的家長和客戶并不是直接購買老師,我們是否能夠提供有說服力的產品?所以我認為團隊管理和教學產品是教育行業的生命線。我們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務必嚴格要求自己,敢于嚴格要求別人?!?/p>
![](http://n.sinaimg.cn/sc/transform/116/w550h366/20210519/f013-kqhwhrk2594886.png)
鴻文教育集團董事長李文龍認為,“OMO”真正的生態最后PK的是“供應鏈”。如何將教育生態環境從農業化到數字化的升維,是教培人需要不斷思考的命題。在疫情后時代,實現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持續深入發展成為教育行業和全社會高度關切的問題。在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的困局下,數字化轉型也為教育行業變革提供了創新的解決方案,由此我們可以窺見數字化技術和教育的融合無疑是教育未來的發展方向。
據了解,本屆峰會為期三天,分別設置了1個主論壇和4個分論壇。峰會現場品牌展商近百家,參會校長8000余人,共同見證中國民辦教育的新成果、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