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伍力
“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電瓶車禁止入內!”近日,在成都市溫江區朝陽時代西錦和麗晶港兩個萬人小區的電梯里,一個會說話的“攝像頭”向進入電梯轎廂的電動車發出了“警告”,攝像頭發出語音提示后,電梯門也無法正常關閉,出現“罷工”現象,直至電動車退離電梯。
據了解,該攝像頭的工作原理是成像分析原理,可以把進入電梯的物體分別設置為白名單或者黑名單。“我們把電動車設置為黑名單,它就不能進入指定范圍,像嬰兒車、購物車、輪椅這些設置成白名單,就可以正常進入電梯,而且這個攝像頭不采集任何數據、不聯網,能夠最大程度保障用戶的數據安全。”涌泉街道麗晶港社區副書記、溫江公安分局涌泉派出所社區民警王鵬告訴記者。
目前,這項“黑科技”在兩個小區尚處于試運行階段。“試運行以來,效果還比較好,我們將根據試運行效果,在朝陽時代西錦小區其他50余部電梯和社區另外六個商住樓盤小區進行全面推廣,切實杜絕電瓶車上樓充電這一消防安全隱患。”公平街道花都社區黨委副書記蒲承林說。
違規停放、上樓入戶、飛線充電……近年來,電瓶車人車同梯、人車同屋等現象屢禁不止,這一嚴重的安全隱患也成為社區和物業在小區治理中面臨的大難題。據溫江公安分局公平派出所專職消防民警張有忠介紹,電動車電瓶短路自燃速度快、溫度高,瞬間就可以達到300度以上,會產生大量一氧化碳,且煙霧毒性大,而人體在火場中耐熱極限溫度是60度,一旦市民在無法及時躲避或處置的情況下,會對人體造成極大傷害。
民警也在此提醒:廣大市民除了在正規商家購買電瓶車,還需注重車輛要定期檢查、規范停放、規范充電,才能有效避免電瓶短路引起的安全事故。
圖片視頻由溫江公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