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今日崇州

  《方案》顯示,試驗區將打破行政區劃統籌產業布局,以產業功能區協同發展為支撐,打造一批國家級功能性平臺,促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重塑產業經濟地理,構建“一心兩翼·一環三廊”產業融合發展空間格局。

  “一心”(生物經濟創新動力中心):以溫江區成都醫學城為核,打造以生物醫藥與健康為引領的生物經濟創新動力中心。

  “兩翼”(生物經濟北翼和南翼):北翼以彭州市天府中藥城為引領,形成中國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新中心。南翼以邛崍市天府新區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功能區、邛崍醫療裝備產業園為引領,形成全國生物醫藥產業新的增長點。

  “一環”(成都西部旅游環線):串聯世界遺產地、特色鎮(街區)、川西林盤、產業功能區(景區)、大地景觀、綠道等多種特色優質資源,打造成為天府農耕文明和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對外文化展示窗口、世界旅游名城的核心區。

  “三廊”(三條鄉村振興走廊):“大美田園”鄉村振興走廊、“蜀山鄉韻”鄉村振興走廊、“天府農耕”鄉村振興走廊。

  關鍵詞:“十大基礎工程”

  成都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加強試驗區城鄉融合發展的基礎性保障工作,成都將統籌規劃實施一批重大基礎工程,串聯和覆蓋試驗區優勢資源,促進城鄉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雙向流動。

  十大工程具體為:

  都江堰精華灌區生態建設和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立足都江堰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開展水污染防治與水環境整治,建立文化遺產保護管理體系,構筑灌區水網綠道體系,建成一批灌區水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示范項目;

  西部區域旅游環線公路工程——加快建設成都經濟區環線高速公路,銜接市域鐵路、城市軌道,做強主干支撐,增強對外聯通能力,快速串聯試驗區各縣(市、區)主要產業功能區、特色鎮、旅游景點和精品林盤,加快完善試驗區高速路網結構,實現與一級軌道交通網絡融合;

  西部區域旅游環線軌道交通工程——規劃建設二級軌道交通骨干線和支線,銜接成蒲鐵路、成彭鐵路、省山地軌道和市域鐵路,串聯都江堰-青城山、天臺山、西嶺雪山、安仁古鎮、街子古鎮、懷遠古鎮和湔江河谷等景區,形成中低速、中運量、靈活組織、交旅融合的軌道交通網絡,系統構建試驗區內“軌道+慢行”的綠色交通模式;

  天府水源工程——有序開展李家巖水庫、三壩水庫建設,加快引大濟岷工程推進進度,推進岷江及重要支流流域水生態系統規劃和綜合治理,保障區域、流域水資源近遠期需求;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加快高速寬帶網絡建設,系統引進布局一批數據中心,加強人工智能示范應用場景建設,打造一批高品質科創空間和高能級創新平臺;

  大熊貓國家公園工程——加快構建大熊貓國家公園保護體系,加快推動重大生態工程建設和生態價值創造性轉化,將試驗區打造成為大熊貓國家公園的“會客廳”;

  都市現代農業提升工程——將試驗區建設成為全市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國家級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的核心區;

  特色鎮建設和川西林盤保護修復工程——打破原有行政區劃和城鎮體系,選擇重點產業功能區、重要交通功能節點、有基礎的建制鎮和被撤并鄉鎮等,規劃建設一批交通站點、重大項目、川西林盤和慢行綠道;

  城鄉生活污水綜合整治工程——加快補齊城鄉生活污水處理收集和設施短板,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高城鄉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效率,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城鄉公共服務品質提升工程——聚焦民生領域的短板和薄弱環節,加快完善和有效配置城鄉公共服務設施,提升城鄉社區公共服務供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