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YOU成都

  以耳朵感受四季的風聲

  以雙腿丈量成都的距離

  跑過人聲鼎沸,跑出節奏韻律,跑向月明星稀

  直到超越昨天的自己

  古往今來,日新月異

  成都的動感從未有一秒止息

  體育場外閑適從容、悠游自在

  競技場上全情投入、揮汗如雨

  無論對人對己

  運動時最大的尊重

  莫過于傾盡全力

  一步之遙的室內,是雪道泳池

  穿山越野的戶外,是綠道騎行

  籃框之上的高度,是天空之境

  箭去弦驚的速度,是颯沓流星

  在成都不必刻意尋找生命律動

  它自然會微笑相迎

  脈搏里純粹的昂揚

  肌肉中爆發的力量

  點燃生機無限的風景

  誰都能與這座城一起奔騰前行

  只要以眼見證

  以身融入

  以心聆聽

  1

  在一款運動APP上,我和一位住在附近的陌生人正在展開較量。我記錄跑步后,通常會收到系統消息,“你已成為路線跑步主任。”當然,這個主任的稱號,有時候也會被那個陌生的家伙奪走,我們都在這個公園跑了超過150次以上。

  公園距離我住的地方,有1.3公里,通常,我會在家完成熱身,然后換上跑步衣服,把自己拋進風雨中或者烈日下——大多數時候也是風和日麗,充滿希望。跑步本身就是一種希望,尤其是在這個城市之中。

  公園里有漂亮的跑道,跑完一圈有900米。即便你不拿手機或者可穿戴設備,也能很好地記錄你的跑步距離。這個公園正在成為附近居民的活動中心,有三個公共廁所,廁紙供應一直正常,還有一個小賣部,常年提供飲料。

  簡·雅格布斯在名著《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中曾詳細寫過公園的作用,她主張一個好的公園,應該有復合作用,可以滿足附近居民的各種需求,這樣,在每個時段,都會有人前來公園,這種人氣本身,也是社區安全和活力的源泉。

  她觀察的美國一些城市的公園,很多都是失敗的,無法提供這種功能。當然,她的觀察來自上世紀60年代。如果她能穿越到今天的成都,在我經常跑步的這個普通的公園,她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我曾在不同時段,跑過這個公園。早上6點,天還沒有亮的時候,公園就熱鬧起來,那是最早的一批跑者,以年輕人居多,他們多半是上班族。跑完步,還要回家沖澡,然后乘坐地鐵或者駕車,去公司開始一天的工作。

  到了上午,跑步的年輕人少了,來公園運動的以老年人居多,也有一些人推著嬰兒車來公園散步。上午的明星,是一位女性,我每次上午跑的時候她都在。她的速度不快,但是跑步時間很長,在2小時左右,距離也能達到十幾公里。

綠道上的跑步者和散步者綠道上的跑步者和散步者

  下午四五點的時候,如果天氣好,則是公園一天最繁忙的時刻。有時候你會懷疑,成都人為什么這么悠閑,在這個時段還有這么多閑逛者。跑步的人也很多,有時候甚至會有小小的“擁堵”,會影響你創造最快配速。在假期,這里會是孩子的天堂,很多小學生在打羽毛球或者跳繩。

  到了晚上,公園里會響起音樂,至少有三群人在跳廣場舞。你不用戴耳機,也會獲得伴跑的旋律,這讓你跑得非常帶感。當然,晚上跑步的人也很多,高峰期在8點到9點,而且跑步高手眾多,會讓你產生在跑道上競爭一番的想法。

綠道上的馬拉松綠道上的馬拉松

  像這樣的公園,在成都有很多。過去兩年,我跑過成都好幾個公園。最適合跑長距離的,是東面的青龍湖公園,一圈下來就有7公里以上。錦城湖公園,圍著湖跑一圈,剛好2公里。當然,在秋天,你必須去跑一下最美的跑步圣地,在浣花溪公園附近,可以從杜甫草堂跑到百花潭、青羊宮、四川省博物院,一路上都有金黃的銀杏。

  2

  當我跑步的時候,我看到的是一個不一樣的成都。

  2019年3月的一天,我在南三環的綠道上徒步,感覺春天已經抵達,身體也無比輕盈。這個城市的變化實在巨大,2009年夏天的一個夜晚,我曾經花了13個小時徒步整個三環路,有不少地方還是工地,也有大片沒有亮燈的區域,而10年后,三環邊上已經建好了綠道。

山道自行車比賽山道自行車比賽

  我每天出地鐵站后,都特意騎一段自行車,就像在公園里。這讓我無比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和這個城市的血肉聯系,仿佛你跑過的路,就可以真正擁有。

  那些在漂亮的步道上騎自行車的人也一樣,雖然時速不過20公里,卻仍然感覺像風一樣,因為生命變得輕盈。對有些朋友來說,自行車已經不再是交通手段,我有些朋友經常約著晚上騎行,河邊,二環,三環。

  有一位朋友堅持冬泳很多年,他有著發達的肌肉。有一天,他發了幾位泳友的合照,有兩位老年朋友的肌肉看上去比他還要好,其中一位已經八十多歲,早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冬泳需要勇氣,他們相互監督,相互鼓勵,從來沒有懼怕過寒冷。

  在這個城市,各種運動都正在“復興”。這兩年的時尚是滑雪,之前,人們只能到太子嶺或者西嶺雪山去滑,周末開著車,這樣的運動更像是一種旅行。現在,隨著融創雪世界投入運營,滑雪已經可以成為日常。

滑雪運動者 圖源成都融創文旅城雪世界滑雪運動者 圖源成都融創文旅城雪世界

  滑旱冰、攀巖,這些驚險刺激的運動,現在已經成為成都青少年的最愛。滑冰的時候,父母大多在旁觀看,而攀巖則有成為親子運動的趨勢。少年習得勇氣,而他們的父母則有一種“青春又回來”的感覺。

  在所有的運動中,最有審美沖擊力的可能是女子搏擊。我的朋友圈中,至少有五個成都女孩都在練習拳擊,讓人心生敬畏——當然這是錯覺,她們打拳并不是為了打人,而是沉迷在一種力量感中。

  女性也要有力量,這個說法不只是比喻,還是行動,人們不再把美和柔弱捆綁在一起,女性也可以而且必須擁有更多肌肉。“肌存儲”可能像存錢一樣讓人開心。

  那些集體項目,也同樣熱火朝天。在成都街頭有更多的籃球場和小型足球場,加入一支球隊,意味著對自己有著極強的約束,這種約束不是外在的,而是內在的。我見過好幾支業余足球隊,他們都有著極強的紀律性,訓練遲到甚至都要罰款。

城市中的旱道滑雪城市中的旱道滑雪

  “在錦城湖公園劃完船再去打打沙灘排球”,“帶小孩去麓客島露營、過周末”,“組團去都江堰融創滑雪,才叫一個安逸”……我身邊的成都人選擇在周末和日常休閑時間進行體育運動,親子的、潮玩的、戶外的、極限的。

  很明顯,運動正在成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有時候,你和朋友約飯會遇到阻礙,他們要運動。在健身房附近喝咖啡,可能成為比較好的選擇,這樣雙方都沒有負擔。你會發現運動、咖啡和閱讀,其實在相互促進,它們都屬于“新型精神生活”,運動從來都不是肉體的機械動作。

  3

  運動不僅是“身體的再生產”,也是一種人格的塑造,當運動成為主流生活方式的時候,意味著城市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一種內在激勵的、可持續的、健康的增長理念,不但體現在個人生活中,也會成為城市精神。

  體育運動正在深入這座城市的肌理,成為大量成都人主動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逐漸日常化甚至主流化。因此,還誕生了一個新名詞:成都體育消費新場景。

  在前不久進行的一場叫作“運動成都100+成都體育消費新場景”的發布會上,浪速賽艇俱樂部分享了“水上運動讓城市更具魅力”的話題,而都江堰魚嘴滑翔基地則分享了滑翔傘這一極致體驗的戶外運動。

第十八屆世界警察和消防員運動會沙排項目 圖源沈曉帥第十八屆世界警察和消防員運動會沙排項目 圖源沈曉帥

  日本建筑大師安藤忠雄多年來有一個癖好,一直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的體重控制在64公斤(后來才發現他個子比較矮),我一直不理解,直到我自己愛上運動,才明白這不是死板或者拘謹,恰恰相反,它是一種有激情的生活方式。

  如今我每天的活動軌跡大概是這樣的:早上喝咖啡的時候,會關注天氣和空氣,盤算當天是跑步還是游泳。除了跑步,我還會騎車去健身房的游泳池,或者做兩三百個俯臥撐。

  這是一種自我控制,也是一種新的生活節奏。它對我的影響相當巨大,舉例來說,即便是和朋友聚餐,我也不再是那個喝很多酒口若懸河的人,而是節制和更多傾聽。

市中心內的羽毛球館 圖源文軒體育文化中心市中心內的羽毛球館 圖源文軒體育文化中心

  在我看來,運動、節制和內在的激情,是典型的“都市生活”。在鄉村,人們當然也會從事體力勞動,但是卻很少“有意識地運動”。

  匱乏時代,人們也會“節約”,但只有經濟社會到了一定程度,人們才會“節制”。和節約不同,節制是一種主動作為,如果套用宏觀經濟學的概念,這種“新生活”,是一種“可持續發展”或者“高質量發展”,不再是粗放型的擴張,而是有更多的反省和創造。

  我們也可以說成都人自古就熱愛運動,但是也只有最近10年,運動才成為蔚為大觀的新的“潮流生活”。

  尤其是最近幾年,可以跑步的公園多了起來,人們可以在家附近跑步,而不必為了跑步去專門找一個操場;藍天變得越來越多,才能讓人放心奔跑,大口呼吸;商業越來越發達,健身房越來越多;各種類型的面向公眾的體育場館也越來越多,不管你是冬泳、滑雪,還是玩飛盤,都能找到場地和同好。

綠道上跑步的青年 圖源鹿溪智谷綠道上跑步的青年 圖源鹿溪智谷

  這無疑意味著很多。成都人喜歡休閑,而運動本質上就是一種休閑。當你坐飛機在東京羽田機場降落時,運氣好的話會看到地面上大片大片的球場。或許用不了多久,當你從成都上空掠過,也能看到各種可以運動的公園。

  運動設施的普及以及環境的提升,讓運動變得更為方便,而運動的普及,則重塑了人們的社區生活,它提高人們對自己城市的參與度和獲得感。在運動中,人會更強烈地感受到自己是生活的主人,也是城市的主人。隨著大運會的舉辦,成都人會更有熱情地投身到運動之中。

  我自己的體會是,在任何時候開始運動都不算晚,而你每一次運動后,都會有收獲。我喜歡在炎熱的夏天,跑完步慢慢走回家,聽著音樂,會清晰地感覺到,再一次愛上了生活,愛上這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