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世紀工程”之堅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工程,投資超過700億元,如果加上配套、周邊交通等工程,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

  超級工程,舉世矚目。

  6月11日傍晚,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數萬盞燈被同時點亮。一架無人機,記錄下壯觀景象:助航燈光猶如點點繁星,沿跑道延伸到遠方;兩座航站樓并列展翅,兩座航站樓中間,圓形空港酒店和綠意盎然的園林景觀,帶來強烈視覺沖擊;“兩縱一橫”3條跑道,將航站樓抱在懷中。

  這是屬于建設者的奇跡——

  2016年12月,來自全國各地的11支施工隊伍集體進駐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作業。

  “到處是山頭,一片荒蕪。”中建八局成都天府國際機場T1航站樓項目經理詹進生清楚地記得,自己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削峰填谷。據不完全統計,為將370多座山頭削平,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設光是平整場地,就用了9000噸炸藥,挖填土石方量達1.8億立方米。建設高峰期,平均每天有超過2萬名施工人員、2萬多臺次機械設備和車輛同時進出。

  這是一組對比數據:僅T1航站樓就打下樁基5409根,總長度約7.2萬米;土方開挖160余萬立方米,相當于在足球場上堆一座近300米高的大樓;鋼筋綁扎11萬余噸,相當于“鳥巢”外部鋼結構用量的兩倍;混凝土澆筑80萬余立方米,相當于將天府廣場平均高度抬高近7米……

  還有不斷出現的“攔路虎”需要被攻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影響了施工進度。2020年新年過后,在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保障下,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各作業場陸續復工。中國五冶集團相關人士透露,為了搶回被疫情影響的工期,企業不僅拿出最充裕的物資儲備,還專門向復工人員發放補貼。

  2018年年中,頻繁的強降雨讓原本180天的地基施工工期被影響了89天。“拿著排水設備施工”,就是在這樣的與惡劣自然天氣抗衡中,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設得以順利推進。

  這是屬于創新者的奇跡——

  為讓旅客乘機體驗更加舒適,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創新實踐不斷:

  在國內首次一次性建兩座航站樓,縮短旅客步行距離;引入APM捷運系統,1分鐘可從T1航站樓到T2航站樓方便中轉;大規模采用“黑科技”,旅客可全程自助出行、“刷臉”登機。

  為讓智慧助力“神鳥”高飛,機場全域及航站樓進行數字孿生建設,全場信息數據互聯、互通、共享,打造出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運行的“最強大腦”;3D技術探測到外來物與飛鳥;以國際先進空管技術塑造“智慧空管”。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是用硬核科技打造的中國智慧機場智慧空管典范。”行業專家、中國民航局第二研究所副所長賴從沛如是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