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王代強 王眉靈 何海洋 尹鋼 吳聃

  隨著天府國際機場6月27日的正式通航,成都將成為繼上海、北京之后中國大陸第三個擁有兩個國際樞紐機場的城市。

  根據《成都國際航空樞紐戰略規劃》,兩座機場采取“兩場一體”的模式運營,構建功能互補、協同發展的樞紐機場體系。

  如何推動實施

  怎么實現兩座機場“1+1>2”?

  記者與四川機場集團負責人

  民航專家及相關航空公司負責人

  展開對話↓↓↓

  嘉賓

  四川機場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天府機場分公司總經理 張洪剛

  中國民航大學教授 曹允春

  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經管系副主任 李小群

  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副總經理 丘峰

  四川航空副總飛行師 劉傳健

  東航四川分公司副總經理 肖亮

  關鍵詞1:兩場一體

  “兩場一體”涉及空中一體、地面一體和管理一體,兩座機場分別定位主、次樞紐,實現差異化發展和功能互補

  記者:“兩場一體”具體內涵是什么?

  張洪剛:“兩場一體”運營模式是集四川省政府、中國民航局及四川機場集團等多方智慧的成果,經過了長期的思考調研,并結合地方發展和機場建設實際制定提出的新模式。

  “兩場一體”的核心要求是實現雙流機場與天府機場虛擬同場化運行,既分工明確、責任清晰,又功能互補、協同發展,最終實現高品質的同頻共振。

  運營初期,天府機場為成都國際航空樞紐的主樞紐,承擔客運和貨運的核心樞紐功能。雙流國際機場為主要服務國內點對點商務航線的區域航空樞紐,同時保留國際口岸功能,保障地區航線、國際公務航空業務和國際備降航班。遠期,在天府機場國際航線業務規模達到樞紐發展要求后,將研究恢復雙流機場國際航線業務,逐步演變形成“一大一小”兩場一體、差異發展的雙國際樞紐機場體系。

  成都“兩場一體”運營模式,主要涉及“三個一體”:空中一體、地面一體和管理一體。也就是通過這“三個一體”,協調發展,實現效益的“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