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共享停車推進會在成都市青羊區清波社區召開,成都交警四分局召集轄區內各個小區物管和擁有多車位的單位進行座談,共同幫助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停車難問題。

  記者了解到,共享停車是業主自愿有償共享出臨時閑置的車位,通過網絡實施車輛和車位之間溝通聯系,既可以提升車位利用效益,規范小區停車場內的車輛停放,也可以解決群眾停車亂,停車難的問題,有力凈化小區周邊道路,有效疏通中小街道“毛細血管”。目前,清波社區龍湖翠微清波小區和成都市第一骨科醫院已開通的共享停車位,獲得了群眾的充分支持和肯定。

  交警四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加強共享停車的推廣力度,讓更多社區及群眾享受到共享停車帶來的便利,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也希望轄區內更多的小區物管和多停車位的單位將自己空閑時間的停車位上線進行有償共享。

  據悉,今年4月,成都交警深入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向社會公開“提升城市通勤效率三項承諾”,其中就包括優化社區交通警務,聚焦為群眾解決出行停車難題。推行“白天利用小區共享車位解決道路停車亂,夜間利用部分道路資源解決小區停車難”的治理模式,是有效解決小區停車亂停車難問題的重要舉措之一。

  除此之外,近年來,成都交警還以提升城市通勤效率為重點,將交通管理融入社區治理,組織開展“交警進社區”活動,通過重點區域有序實施“微循環”治理、中心城區設置有臨時占道停車泊位的200余條街道對側路緣石施劃禁停黃線等舉措,有效打通城區中小街道“毛細血管”;同時,依托社區為平臺聯系轄區內各小區,企事業單位,讓群眾積極參與社區治理,引導群眾綠色低碳出行,共同打造交通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切實提升城市通勤效率。

  四川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朱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