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飲品促成小眾水果出圈

  小眾水果成功“出圈”的背后,離不開市場上各個茶飲品“一月一更新”的新品研發(fā)能力。無論是線下門店,還是線上外賣平臺,當你想要點一杯茶飲時,“限定款”總出現(xiàn)在最顯眼的位置。

  限定的產(chǎn)品只在限定的季節(jié)營銷。有業(yè)內人士表示,不少品牌都把季節(jié)限定產(chǎn)品作為一種營銷手段,借此打造品牌潮流化的定位,以吸引新生代消費者。除了營銷目的,一些品牌也正通過季節(jié)限定產(chǎn)品,增加與消費者的互動,塑造更有溫度、立體的品牌形象。

  在成都茶飲市場,喜茶、奈雪的茶、茶百道、蜜雪冰城、丸摩堂、陳多多、書亦燒仙草等幾十家知名茶飲品牌,紛紛推出了霸氣玉油柑、油柑楊桃、泰綠手打檸檬茶、多肉蜜瓜等季節(jié)限定飲品。

  白雪說,限定款茶飲,顏值都很高,口味多是酸甜,極易調動消費者購買欲望,但是價格并不便宜。“一杯多肉黃皮仙露29元,一杯霸氣玉柑油29元,一杯泰綠檸檬18元。”

  “激烈競爭下,多個品牌做一個品類的水果,這個水果就會有被看見的機會。”市場分析人士表示,從香水檸檬到油柑,再到如今的黃皮,新茶飲行業(yè)正在不斷地挖掘小眾水果的價值,也讓越來越多品牌認識到,上新是獲取銷量和品牌關注度的方式。

  成都市場小眾水果價格較高

  當油柑、香水檸檬、黃皮等以往不太常見的水果成了街頭新式茶飲品牌的寵兒,討論度、曝光度進一步攀升,也成功吸引著大量消費者為嘗鮮買單。

  “覺得喜茶出的多肉黃皮仙露好喝,就來買黃皮果,新鮮酸甜!”家住成都市青羊區(qū)府南街道文苑社區(qū)的居民許爽專程在網(wǎng)上購入了兩斤黃皮,花費36元。

  黃皮具有生津止渴、清熱降火等功能,在坊間還有“餓吃荔枝,飽吃黃皮”的說法,但因其產(chǎn)量不高、運輸破損率高,多在廣東、廣西及福建等地種植、銷售。

  “種在自家院子里,等果子熟了爬上樹摘就行。味道酸酸甜甜的,很上頭。”從小生活在廣東省茂名市的海燕表示,當成都人還在好奇著黃皮的味道和吃法時,廣東人最愛將現(xiàn)摘的新鮮雞心黃皮洗凈放上餐桌,“每年七八月,就能看到小販推著三輪車叫賣黃皮,以前一斤七八元錢,今年的價格翻倍,一斤要賣15元左右。”

  身價走高的不只黃皮,在廣東汕頭潮陽,往年油柑的售價維持在3元左右,今年油柑被飲品帶火之后,銷售價最高的時候有每斤20元,現(xiàn)在網(wǎng)店出售基本穩(wěn)定在10元左右。

  四川在線記者走訪成都部分水果商鋪,未能到黃皮、油柑蹤影。商販表示,黃皮、油柑的口味比較特別,四川這邊也沒有吃的傳統(tǒng),并未形成規(guī)模化采購和供應,所以在市場上很難見到。

  不過,在一些精品水果店里,有一些小眾水果在售,但價格普遍較貴。其中,香水檸檬17.8元一斤、云南人參果12元一斤、海南羊角蜜瓜22.9元、無花果6.8元一只……從事水果經(jīng)營8年的張先生說,現(xiàn)在年輕人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很多小眾水果在網(wǎng)絡平臺火起來后,就會吸引一大波人來嘗鮮。價格方面,因為不是進貨量較少,運輸成本、采購成本都比較高,所以價格比產(chǎn)區(qū)要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