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明友對成都市委十三屆九次全會有關情況作簡要介紹。 張浪 攝曾明友對成都市委十三屆九次全會有關情況作簡要介紹。 張浪 攝

  中新網成都7月25日電(起鈺婷)“我們以建設公園城市示范區為統領,以創造幸福美好生活為目的,以構建高質量發展現代產業體系為支撐,用全新發展方式增強人口和經濟承載能力、用全新城市形態塑造宜居比較優勢、用全新形象標識提升城市品牌影響力,有利于成都在新一輪全球城市競爭中全面實現后發趕超。”25日,成都市委政研室主任、市委改革辦常務副主任曾明友在中共成都市委召開的解讀市委十三屆九次全會新聞發布會上作如是表示。

  據悉,成都市委十三屆九次全會堅持把城市未來發展放在“兩個大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全局中統籌謀劃,科學研判國際國內宏觀環境變化和成都當前所處的發展階段特征,在此基礎上,明確提出2025年、2030年、2035年三個階段性目標,強調以示范區建設增創城市先發優勢,搶先布局新技術、新生物、新能源、新制造、新生活五條賽道。

新聞發布會現場。 張浪 攝新聞發布會現場。 張浪 攝

  曾明友介紹,全會著眼于把公園城市打造成為成都最有識別度、最有競爭力、最有影響力的城市名片,明確提出,要引導城市發展更加注重生活價值和人本導向,促進“人城產”深度鏈接和高度融合,以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為牽引,打造高品質生活環境新標桿和共建共享幸福城市新樣本,讓生活城市宜居品質成為成都的持久魅力和核心競爭力。

  此次全會召開在“十四五”開局起步、奮力開啟成都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新征程的重要時刻,成都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熊平表示,立足新階段、貫徹新理念、服務新格局,成都全面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快構建高質量現代產業體系,是主動順應全球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大勢、提升產業發展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現實需要,“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重要要求,將科技創新擺在建設現代化城市新征程中的首要和核心位置。

  “當前,我市還存在科技人才限制多、科技成果評估作價難、市場交易難、科技金融業態不發達等問題,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促進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制度創新交互賦能、疊加增值。”熊平表示。

  對此,成都要從科技成果轉化機制、科研評價機制、科研管理機制改革發力,深化以事前產權激勵為核心的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加強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制度基礎和未來創新發展的整體優勢;強化科創金融服務支撐作用,構建涵蓋科技創新全過程的多元化、立體式綜合金融服務體系,促進金融鏈與創新鏈產業鏈深度串聯,有效支持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產業化;健全科創金融組織體系,推動科創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拓展科技型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