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于7月29日舉行的高新區“金熊貓”銀企對接會轉為線上舉行,30余家企業共計對接融資需求3億元。

↑銀企對接會活動截圖。圖據錦觀新聞
甚至在封控區內,成都也盡可能維持了正常的生產經營。7月29日,在取得公司、物業、街道多重同意后,肯德基鷺洲里店重新面向居民開放,提供無接觸的自取業務,薯條和炸雞成了封控區內許多人的“宅家快樂餐”。
同處封控區內的小唐菜鳥驛站則比平時更為忙碌,老板唐振耀將金屬材質的獎牌和棍子掛在小區南門上,通過“敲鑼取快遞”的方式為居民們服務。

↑鐵門上掛出的“取快遞 請敲鑼”牌子。圖據紅星新聞
三位因家訪而滯留在成都市青羊區優品道曦岸小區內的幼兒園老師則用親手繪制的抗疫插畫,通過網絡給孩子們來了應景的心理教育課。“老師分享的插畫不僅帶給孩子積極正面的力量,還培養了孩子感恩的心。”陪著兒子一起看完整堂課的家長張明表示,這個特殊的課堂意義不同尋常。

↑圖據錦觀新聞
不止工作經營沒有停滯,封控區域內的居民就醫需求也有所保障。
成都確定了27家專門醫療機構就近就便為“黃碼”人員提供核酸檢測和醫療救治。針對“黃碼”孕產婦就診的定點醫院設立熱線咨詢電話,提供24小時預約和咨詢服務。
成都還形成了三級聯動就醫保障通道,接到診療需求后,按照病情的輕重緩急,輕癥診療上門提供服務,針對急診、重癥,社區統一調派車輛,安排患者隨專業醫療人員前往醫院就醫。
堅持封閉區內外聯動、管理服務聯動,居民生活有保障、健康有指導、心理有疏導,幸福感因關懷而倍增,城市與人民的信任紐帶進一步加強。

↑成都本輪疫情確診病例第一例治愈出院。圖據紅星新聞
首例治愈的李女士出院當日恰逢立秋,微涼的秋風一掃成都多日的酷熱,迎來了成都本輪疫情以來的最大幅度降溫。離開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時,李女士向醫護人員豎起了大拇指,對媒體人士揮手問好。就像面對本輪疫情的成都一樣,李女士展現出了樂觀積極、沉靜堅定的笑容。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