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吳亞飛
8月10日,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了2021上半年成都市噪聲污染防治現狀,介紹了《成都市2021年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方案》的出臺背景及主要內容。

在2021年上半年聲功能區方面,成都市4類聲環境功能區分布區域由“5+1”擴大至“11+2”,功能區點位由原來的20個增至34個。
數據顯示,今年前6月,成都市聲環境功能區晝間達標率為89.7%,夜間達標率為72.1%,晝間點次達標率高于夜間;在噪聲投訴方面,成都市“12345”“110”和市信訪局共收到各類噪聲擾民投訴7.8萬余條,其中社會生活噪聲5.6萬余條(占71.3%),建筑施工噪聲1.7萬余條(占22.4%)。其中今年4月,四川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受理群眾來電來信舉報1559條,其中噪聲類投訴583條,占信訪總投訴的37.3%。
分類治理
2020年以來已處置生活噪聲污染1萬余件
“目前來說,噪聲污染防治工作實施分類治理,主要集中從4個著力點‘重拳’出擊。”史鴻樂表示,一是社會生活噪聲方面。2020年以來,全市在公共場所共設置噪聲自動監測97套,公安機關采取教育、勸導、警告措施3萬余次,處置生活噪聲污染1萬余件;城管部門查處商業活動中使用高音喇叭促銷及文化娛樂場所邊界噪聲超標行為347起;
二是建筑施工噪聲方面。2020年以來,住建部門督促906個施工工地推廣使用低噪聲施工設備、隔聲罩、隔聲棚、移動聲屏障等綜合降噪措施,對290個噪聲違規工地實施了信用扣分。2019-2021年6月,全市城管系統查處噪聲違法行為1276起,處罰金額1700余萬元。
三是交通運輸噪聲方面。2020年新建、改造低噪聲路面44.2km,安裝聲屏障路段4.3km;安裝機動車違法鳴笛抓拍系統25套。2019-2021年6月,公安部門開展違禁鳴笛、超速、非法改裝、摩托車違規入城等違法行為專項整治,處罰交通噪聲違法行為5.3萬余起。
四是工業企業噪聲方面。2020年對316家工業企業實施了噪聲治理,2019-2021年6月,對全市范圍內86件涉及工業企業噪聲污染案件進行處罰,處罰金額247萬元。
補齊短板
加強噪音污染防治能力建設
能力建設是做好噪聲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支撐。“自2020年以來,成都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城管委、市交通運輸局、市文廣旅局等市級部門致力于完善噪聲法規規章和政策制度,先后牽頭制定噪聲污染防治制度文件20余個。”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史鴻樂在會上說,他表示,這些規章制度細化了社會生活、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工業企業等各領域噪聲管控措施,從制度上逐步明晰了各類噪聲的監管責任、工作目標和工作任務,為下步開展噪聲攻堅行動、解決噪聲投訴熱點難點問題打下基礎。
自2020年開始,成都市在完成聲環境功能區劃分(調整)工作、噪聲電子地圖試點、全市各類噪聲投訴數據分類整理、建設噪聲自動監測網絡等方面補齊噪聲能力建設短板。
據了解,2021年上半年,成都市公安局通過制定噪聲污染整治行動方案、常態化監督、重點管控、專項整治等手段,深入開展社會生活噪聲污染防治工作,共計勸導社會生活噪聲擾民行為2萬余起,行政處罰240余件。下一步還將開展社會生活噪聲污染攻堅整治行動,探索長效工作機制,持續開展交通噪聲常態化整治。
同時,成都市文廣旅局對文化娛樂經營場全面摸底調查,進行分類統計,建立臺賬,實時監管,實施錯時、延時工作機制;并對環保督察的噪聲點位采取“回頭看”。上半年,檢查文化娛樂場所共計2769家次,處理噪聲污染問題19件。下一步還將按照安排部署,開展文化娛樂場所噪聲污染防治專項整治工作。
成都市交通運輸局將開展交通行業噪聲污染整治,嚴肅對待處理各類交通噪聲投訴問題,進一步提升噪聲污染整治效果;成都市住建局將開展施工噪聲污染治理專項攻堅行動,強化施工噪聲污染管理。
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履行噪聲污染統一監督管理和工業噪聲具體監督管理職能,通過完善制度建設、開展噪聲現狀分析、加強噪聲能力建設,以及加強源頭管控、嚴格執法檢查、細化行業管控等措施,推進全市的噪聲污染防治工作落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