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居民小區住房內的“黑診所”?!⊥貔i 攝隱藏在居民小區住房內的“黑診所”。 王鵬 攝

  在成都市成華區保和街道天鵝社區6組,一間“黑診所”同樣隱藏在路邊的民房內,門楣處固定著一個代表醫療機構的“十”字標志,由紙板制作,十分簡陋。走進“黑診所”,藥柜映入眼簾。藥柜后面的房間就是店主的居住生活區,十分雜亂。隨后,執法隊員對藥品進行了收繳,并向店主下發了查處文件。

  數據顯示,截至當日15時,成都市共出動428人次、車輛103臺次,檢查各類點位135個,現場發現并取締非法行醫窩點35個、擺攤設點“游醫”27個,現場收繳藥品器械54箱、4把牙科綜合治療椅,執法部門擬立案查處9件。

  “在我國現行衛生健康法律法規框架內,‘非法行醫’通常是指兩種情形:一是行醫場所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二是行醫人未取得《醫師資格證書》《醫師執業證書》。”成都市衛生計生監督執法支隊醫療(中醫)衛生監督大隊大隊長林崢告訴記者,“無證黑診所”“游醫、巫醫、假醫生”都是非法行醫的典型表現形式。

執法隊員收繳“黑診所”藥品?!⊥貔i 攝執法隊員收繳“黑診所”藥品?!⊥貔i 攝

  如何辨別非法行醫?林崢表示,公眾可通過“六無”來辨別——無證:開辦醫療機構行醫,必須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并懸掛于明顯處,“非法行醫”者不能提供有效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行醫者本人基本無醫師資格證等;無固定地址:經常更換經營場地,場所隱蔽或游走于各鄉下集市;無正規設施:醫療設施簡陋,有的混雜在居住生活區(客廳、臥室等),就醫環境惡劣;無正規診療時間:時間不確定,多在夜間開業;無診療憑據:不寫病歷、處方,不提供收費憑證;無合法藥物來源:藥物無包裝,無使用說明書,藥品來源不明。

  成都市衛健委特別提醒公眾,看病要去正規醫療機構,不要輕信所謂的神醫、偏方、祖傳秘方,取得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或者《中醫診所備案證》的才是正規醫療機構。尤其是在當前新冠疫情期間,有發熱、干咳、乏力、嗅覺味覺減退、鼻塞、流涕、咽痛、結膜炎、肌痛和腹瀉等新冠肺炎相關表現的患者,應當戴好口罩,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自行前往設有發熱門診(發熱門診、哨點)的醫療機構就診,不能去診所、門診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村衛生室就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