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九哥一堂

  到今天,8月10日,成都已連續12天0新增了。

  也就是說從7月下旬最初確診的5+1之后,再也沒有新增,病例數被牢牢控制在了個位數。

  如果按照這個趨勢不變,本周成都的三個中風險區,將有望“清零”。

  階段性勝利,

  基本穩了!

  這段時間,除了配合城市防疫,九哥天天看新聞看數據看全國各地戰疫,這種心情很復雜,就像成都被確診的這一家三口一樣,怎么都沒想到在如雷貫耳風景如畫的《阿凡達》取景地,沒有找到納美族,卻遇上了異常兇悍的德爾塔。

  南京機場疫情外溢,至少影響了全國29個城市。

  這些城市迅速“入戰”,特別是那些特大型、超大型城市,防線提級,亞歷山大!

  大城防疫到底有多難?!

  九哥用非專業的角度整理了一下國內超大、特大城市的特點和難點。不梳理不知道,一梳理真心疼呀,我“成”也太難了,真心太不容“疫”了!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只有了解了成都抗疫有多難,才知道成都戰疫有多強。我“成”真的是以一己之力默默扛下了所有。

  人口越多,防疫越難!

  成都人口多,比廣州多了200萬,比南京多出了一個南京!

  成都人口超2千萬,比廣州、深圳都還多出了2、3百萬,比900多萬人口的南京多出了一個南京!

  跟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成都增加了5818917人,這是個什么概念?也不是很多,差不多就丹麥全國吧。

  成都有3039個城鄉社區,中心城區的土地上居住著超1500萬人口,也就是全成都3/4的人,不僅有不計其數的高樓新樓,還有許許多多上了“歲數”的老舊院落。

  人口密度越大,病毒傳染風險就越高。要是其他城市,一個病例傳染2、3個人,可能在成都廣州深圳這樣的城市,就是傳染4、5個人甚至翻倍更多。

  再加上社區密布,想到這里,都覺得頭大。

  飛機越多,防疫越難!

  成都的機場都比人家多了一個!

  這次國內疫情的傳播源頭,就是機場的失守。從上海、廈門兩地的疫情特點來看,也是機場的“破功”。

  成都,必須要把機場守得嚴嚴實實,而且,成都必須把兩個機場守得嚴嚴實實!

  6月底,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通航投運,很多城市多多少少心里有點酸,多一個國際機場帶來的好處和世界地位自然不言而喻。

  但是,開新機場這件事,乍一看全是利好,但在全球疫情嚴重的情況下又“細思極恐”。更何況,成都機場的量級,甩了人家幾條街,有點猛。

  媒體報道,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投運的第一個月里,每天有近200架次航班起降。加上雙流機場,每天有1200架次飛機在成都頭頂上飛。

  今年上半年,雙流國際機場客運吞吐量2376.4萬人次,位居全國第一,超過了老牌大哥廣州白云機場。其實就在去年那么艱難的情況下,雙流機場也是全國第二,吞吐量4074萬人次,只比登頂全球第一的廣州機場,少了個300萬。

  昨晚的央視《新聞聯播》還報道,成都設立了107個集中隔離點,隔離房間增至14000間,對每一位境外來成都的人員,從機場到酒店,從健康檢測到隔離觀察全程閉環管理。

  都以為成都守機場是青銅,其實和廣州一樣,都是王者!

  交通越廣,防疫越難!

  成都 向外鐵路多、市內地鐵多!

  除了飛機多,成都鐵路也多、地鐵也多。

  成都有4座火車站:成都站、成都東站、成都南站、成都西站,都和城市交通軌道——地鐵相連。成都鐵路局管轄12條國鐵干線和11條國鐵支線,也大部分都和成都相關。

  成都現有12條地鐵線路,每天的客流量最高超700萬。

  從成都出發,每天有261趟火車跑向周邊7省省會城市。一旦成都破防,病毒順著交通網長驅直入,相鄰眾多省(市),肯定日子也不會好過。

  所以,說到戰疫這個事兒,作為樞紐的成都一直自覺性還蠻高的。

  防疫要穩起,經濟更要穩起!

  成都要是穩不起,全省都要蕩一蕩!

  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經濟,這個是所有城市從去年疫情開始都必須面對的必答題,尤其是大城市,又要沖又要穩。

  總有人說在四川,成都“一城獨大”?這個說法也有點道理。

  比如,在GDP這件事上,成都是很有“大”風范的??疵襟w報道,今年上半年,四川全省GDP為25232.39億元,成都GDP就有9602.72億元,粗略一算,成都占了全省的38.1%,接近四成。

  這四成意味著什么?撐起全省基本盤的“四梁八柱”,那成都必須是頂梁柱。

  所以,成都垮不得,必須要穩起。一旦因疫情影響經濟,不僅僅是成都,對整個四川造成的損失都不可估量。

  所以,

  你說成都難不難?!

  當然這個是全國超大型城市都面臨的問題,都難。

  說到這點上,其實成都和上海還蠻像的,早在疫情之前,就在很多領域搶跑布局,所以去年全國疫情的時候,能夠迅速提前恢復活力。

  吸引力越大,防疫越難!

  這里是出太陽都要上熱搜的網紅城市?。?/p>

  作為一個連出太陽出藍天出彩霞出彩虹都要上“熱搜”的超級網紅城市………emm,防疫是真的難!

  成都這幾年在網絡上的熱度一直很可。隨之而來就是眾多為美食、熊貓、美女慕名前來的“打卡”人潮。

  就是今年五一節,成都接待了1800多萬人次,也就差不多接近整個成都的人口吧!

  不僅外地人愛來成都耍,成都人也喜歡到處跑。川A大軍從來都是為祖國GDP大方貢獻自己的力量。一到放假,除了成都以外,到處都是川A的車,大家說這是在給游客騰位置。

  除了網紅,成都的世界500強企業有305家,高新技術企業6120家,高科技企業聚集,各行業企業遍地開花。成都吸引著大量人員的涌入,要留得住人,首先得安全!

  什么是安全,眼下可能關于安全的定義就是,不受疫情圍困。

  生活越“安逸”,防疫越困難!

  成都人好熱鬧、成都城處處都熱鬧!

  安逸這個詞,外地人覺得是形容詞,但成都人當做是生活名詞,其實就是成都人的生活狀態。

  成都商貿繁榮商業非常發達,人與人之間的聯系也非常緊密,說簡單點,就是成都人好熱鬧,成都城處處都熱鬧。

  喜歡熱鬧的成都人,吃飯必須要“排隊”。不排隊都覺得心里有點虛,一坐下排起長隊,往往都是1-2個小時。

  媒體報道,“2020中國夜間經濟二十強城市”,成都僅次于北京和上海,排第三;在成都,有超過5000萬人次夜間騎車,又是全國第一;國慶大假,成都也是全國十大夜游城市第一……

  排名數據的背后肯定意味著流動,流動也會提升防疫的難度。

  所以,成都的官員有好難,拼了命的在守護成都人最“安逸”的生活。

  看了這些是不是長嘆一口氣,我“成”真是太難了!所以,真的只有了解了成都抗疫的背后有多難,才知道成都到底有多硬核!

  自從成都報告了5+1之后,數據就生生地卡在了這一天……

  看著其他城市新增病例開始冒出來,再看看成都連續多日0新增!

  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成都還是那個成都。

  抗疫道路還很遠,身為成都的草根,我們雖然不敢沾沾自喜,但還是很慶幸,我們的成都,我們所生活所熱愛的城市,快速控制住了局面,沒有擴散到三個小區之外的其他小區和地方。

  憑這點,真的讓大家放心了不少、安心了不少。

  說了成都難,也來看看成都的抗疫心得,可能不夠準確,但九哥觀察有如下幾點。

  當好“守門員”,守好機場,這個真的太重要了!

  這波疫情的原罪要算是機場吧,要是有疏漏,就會捅出窟窿。

  民航局明確表示:國際/地區航班實施分級差異化管理以及“差異化防控”。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規定和要求,機場絕對是重中之重。

  守好家門守城門,守好城門守國門,國內幾個超大城市,無不例外。

  這個事,成都可能做得比其他城市都要早一些。

  媒體說,在全國,成都是第一個做到了境外全人群全閉環管理的城市。

  從去年2月開始,成都就成立了機場工作組,展開入境管控工作,將入境人員疫情防控和管理服務形成了一套全流程閉環式的最強的“防疫線”!

  這項工作到現在,已經堅持了500多天。

  現在回過頭去看,嗯,只想說一句:成都“守門員”,tql!

  成都的心得,第二句話:嚴是真的嚴,但更要講“手藝”!

  該管的管住,該放的放活。

  疫情防控,最怕該管的鏈條脫了節,該守的細節漏掉了。以前總覺得一個城市的疫情防控,就認一條:往死里得管,越嚴越好。

  在對比了廣州、深圳特別是上海的防疫之戰才理解,原來疫情防控也是講究防守藝術的,用成都話來說,嚴是真的嚴,但更要講“手藝”!

  手藝是什么,就是精準。

  這一點,成都是有發言權的。

  2個小時完成對三名確診病例的流調,這個結果不僅僅是快,但更重要的是,因為這個結果,病毒溯源至張家界迅速浮出水面。而之后的事實證明,這個流調,為全國拉響了“警報”。

  這次疫情,成都還第一次實施了三區管控方案。封閉區、封控區、風險區,周邊區域一層一層,分級分類管理,井井有條。

  不再下個大包圍,全部都不準出來!也就是說,大部分的成都人生活沒有受太大的影響,在小心防范的基礎上生活依舊。而且沒有了那種全城戒備毒臨城下的恐慌。

  三區劃定了,也不是一竿子打死,還是要動態調整,就是根據溯源變化和排查進展適時調整。

  還有就是對醫院嚴防死守!各項制度嚴格執行,一絲細節都不放過。

  另外,來成都和回成都的市民建立了信息歸集-派發-排查-分類處置-結果上報機制。

  九哥只能說,

  成都這一波操作

  穩!如!山!

  社區“攔水壩”要筑牢要筑好,更要提前筑。

  疫情發生了,必須要快,搶時間!

  但是,隨便一個超大城市都是幾千個社區,排查處置,真的不是你想快就能快起來的。

  說到如何快起來,筑牢社區“攔水壩”這個,就不得不多說幾句,成都主政者確實很有前瞻力!

  早在2017年,成都在全國率先設立市委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委員會??赡艽蠹叶疾惶?,這個委員會和疫情防控有啥子關系呢?的確,從字面上來看,可能看不出疫情防控的關聯。但是,正是成都搞出的這個社治委和社區治理,構建統一的領導體系、整合分散的基層資源、完善基層動員體系……這些重要的治理方式讓成都迅速集結力量。

  去年疫情中,成都調動了49萬名社區力量,僅用11天,完成全市社區三輪全覆蓋排查。正是因為有了上層設計的體制機制,才會有迅速和精準。

  這次疫情,28日凌晨2點,9個居民小區10075人的第一輪核酸檢測就已完成。

  全市的摸排也迅速有效進行完成。

↑各點位高效開展核酸檢測工作。圖片來源:成都發布↑各點位高效開展核酸檢測工作。圖片來源:成都發布

  所以,能夠理解,成都為什么快得起來,為什么很有序有章法。

  有分寸感的成都人,知道用什么樣的愛與誠來守護自己的城市。

  網友調侃說,在疫情防控期間,成都人的朋友圈最關心兩件事:“健康碼還是不是綠的?”“奧運會比賽情況怎么樣了?”

  面對疫情,絕大多數成都人也不是不虛,也有焦慮。

  但是,成都人是非常有分寸感的,遇事不慌是因為相信自己的城市能夠守住。

  成都人的心態,就已經勝利了一半圖片圖片。

  凌晨排起長隊,自覺接受核酸檢測;

  朋友圈為堅守的白衣天使們點贊;

  給社區工作者們“扎起”;

  做好防護,彼此鼓勁,互相在口罩下露出笑容,喊一聲“不得虛”……

  成都人的這種分寸感,就是知道用什么樣的愛與誠來守護自己的城市。

  成都人愛成都,成都愛成都人。

  成都許多核酸采樣點,為老人、孩子和行動不便的市民開設綠色通道。針對“黃碼”人員,成都還確定了27家專門醫療機構就近就便提供相關服務,“黃碼”孕媽媽們也能更加安心……

  這也是非常典型的成都“做法”,隔離病毒不隔離愛,萬事都嚴但也為市民預留溫暖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