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如何賦能城市?集聚高端資源要素、深化開放合作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6月,成都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602.72億元,同比增長13.1%,分別高于全國、全省0.4、1.0個百分點,這份成績單不僅為成都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打下了堅實基礎,也展現了成都經濟的韌性與活力,這背后離不開成都創新策源能力增強、新舊動能轉換提速。

  創新與發展,彼此支撐,相互策應。創新賦能城市的過程,就是搶占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制高點、集聚運籌全球高端要素資源的過程。2021年上半年,成都高能級創新平臺加快成勢,高端要素資源加速聚集:成都前沿醫學中心導入國家、省級平臺近20個,成都超算中心獲批第十個國家超級計算中心;成都共有獨角獸企業7家、行業領軍企業13家、準獨角獸企業100家、種子企業604家;中科院科技創新交叉研究平臺、阿里云西部云計算中心及數據服務基地等11個重點項目開工建設,總投資422.2億元……下一步,成都將統籌推進“國家科技創新中心—西部(成都)科學城—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天府實驗室”創新體系建設,打通基礎研究、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產業創新、推廣應用雙向鏈接的快捷通道,構建互利共生、高效協同、開放融通的全鏈條創新生態系統。

西部(成都)科學城。(天投產業公司供圖)西部(成都)科學城。(天投產業公司供圖)

  開放是創新的滋養,向創新要動力,還需要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催生更多良性反應。成都在構建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都市現代農業上發力,同時高水平推動開放合作和聯動創新,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搭建國際科技創新合作交流平臺,提高“成都創新”的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

  推進創新發展是國之大者、省之大計,更是城市擔當,相信通過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引領型發展,成都將讓創新活力競相迸發、充分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