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李周琴

  城市因人而聚、因人而興。“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講述了成都把“人”作為推動城市發展不可替代的關鍵變量,鑲嵌在歷經千年的城市發展坐標系中,不斷延展出為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城市發展史。

  連續12年登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被評為“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之大美之城、向往之城”……進入新時代,這座常住人口破2000萬的超大城市,始終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作為一以貫之的城市發展邏輯,積極回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著眼未來,隨著城市能級不斷躍升,對于立志走向世界的成都而言,是否具備可持續供給城市基本公共服務的能力,是城市崛起過程中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

  2萬余字,包含9大類25小類104項服務標準……近日,結合每年對成都市以利民便民為導向的基本公共服務清單進行動態調整的要求,《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務標準(2021年版)》正式出爐。

  城市的未來競爭在于人。這份“升級版”基本公共服務清單,被視為成都“人民至上”的營城理念滲入到城市制度層面的一個明證,折射出這座超大城市直面挑戰的勇氣和擔當。

  強落地

  率先謀劃 彰顯以人為本的城市初心

  基本公共服務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也是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的“底線”。隨著人口快速集聚,如何率先謀劃,讓國家政策落地見效的同時彰顯以人為本的城市初心?堅持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不斷優化和動態調整基本公共服務清單,是成都基于以人為本的城市初心做出的主動選擇。

  2017年3月,國務院從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對外公布《“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成都緊隨其后,編制了《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十三五”規劃》,明確了96項基本公共服務清單,為城市筑牢織密社會民生保障網。

  進入2019年,成都發布《關于推進以利民便民為導向的基本公共服務清單標準管理和動態調整制度改革的試行意見》,并形成2019版基本公共服務清單。自此,為市民提供優質的基本公共服務,成為成都在制定各類培育城市競爭優勢制度時的重要考量。探究終成勢。接下來的三年時間里,這份印有近百條服務內容的基本公共服務清單,伴隨著成都日益豐富的城市公共服務不斷更新,滿足著市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

  此次由成都市發改委會同市財政局等17個市級部門發布的《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務標準(2021年版)》,涵蓋了公民人生全階段,將各個領域的基本公共服務系統梳理并集中公布,讓基本公共服務有據可依,更加規范化、透明化。城市溫度,在這里有了更明確的“刻度”。

  有溫度

  超大城市始終在意市民最關心的“小事”

  基本公共服務看似小切口,實則大民生,更關乎城市未來。城市中生活的所有個體,通過基本公共服務與城市建立聯結;公平、均等、高效的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則讓城市的溫度觸達每一個具體的個人。

  《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務標準(2021年版)》按“七有兩保障”分為9大類25小類104項服務,形成了“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以及“優軍服務保障和文化服務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其中61項達到國家標準,23項高于國家標準。

  基本公共服務帶來的城市溫度,是觸手可及的日常。比如,在幼兒出生前為孕婦提供免費優生健康檢查、孕產婦健康管理;幼兒出生后,提供13次免費健康檢查;為流動人員提供人事檔案管理服務、就業見習服務;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以上部分服務內容和項目明確服務頻次和服務規范,極大增強了基本公共服務的便利性和可及性。

  基本公共服務帶來的城市溫度,更體現在對弱勢群體的關懷上。比如,對特殊兒童群體、困境兒童以高于國家標準發放生活費,每人每月最高可至1980元;符合條件的低保家庭及其成員、殘疾人家庭及其成員、受災人員和困境兒童等群體將得到法律援助、就業生活等多方面的服務和保障……這些針對重點群體“雪中送炭”的標準,能有效縮小城鄉間、區域間、人群間的基本公共服務差距,是讓所有市民共享城市發展紅利、助推基本公共服務不斷朝著均等化邁進的城市行動。

  接地氣

  20項自有服務標準 讓基本公共服務更精準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從宏觀政策層面來看,逐步從以戶籍人口轉向以常住人口為標準,推動民眾就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務,已成為共識。

  《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務標準(2021年版)》在實現對《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2021年版)》全覆蓋的基礎上,結合成都實際設置了20項與城市發展階段及市民需求相契合的自有項目,涵蓋教育、就業、公共衛生、社會服務、公共法律服務、殘疾人服務、公共文化七項最基本的公共服務,未來將有望覆蓋到所有常住人口。通過為市民提供高質量基本公共服務,形成優質供給與需求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助力人的全面發展,是20項成都自有標準設立的初心。比如:在教育領域設置宏志助學金、中等職業教育國家獎學金、中職免住宿費、教育資助滿覆蓋等一系列教育資助;在就業領域,提供大中城市聯合招聘服務、創業培訓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助力市民提升自我后實現就業;在公共文化領域,要求常態化組織開展文化活動、數字文化服務、文化鑒賞、公眾教育服務……讓越來越多的市民在這里有所學,最終實現安其居、樂其業。

  面對城市生活中的不確定性和可能出現的特殊情況,提前制定基本公共服務標準,是確保基本公共服務精準抵達的關鍵。比如:在社會服務領域,當物價上漲時對滿足條件的民眾提供價格臨時補貼、對有需要的市民提供惠民殯葬補貼;在公共法律服務領域,為亟需法律救助的市民提供12348法律咨詢服務和人民調解服務……這些想民眾之所想、急民眾之所急的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飽含著成都這座超大城市的善意、智慧和韌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