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殷鵬
“如今,我們頭頂上天空的‘顏值’一年比一年高了,一年比一年好看了。我們呼吸的空氣,一年比一年清新了。”8月18日,國新辦舉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發布會,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發布會上回答記者關于藍天保衛戰成效的提問時如是說。
“我舉一個西部的例子——成都。”黃潤秋說,唐代大詩人杜甫曾經在成都留下膾炙人口的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說的是什么呢?你坐在成都的家里,透過窗戶,可以看到百里之外的西嶺雪山。
“我曾經在成都生活過30多年,我沒見過。但這幾年,不斷地有同事、朋友給我發來圖片、發微信朋友圈,就是坐在成都的家里在窗戶邊拍的西嶺雪山,清清楚楚。如果你運氣好,偶爾還能拍到百公里之外的貢嘎雪山,這就是大氣環境改善實實在在的效果?!秉S潤秋表示,這五年,成都市PM2.5濃度下降了約36%。

“我想,這背后是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協同作戰、合力攻堅、久久為功的結果?!秉S潤秋介紹,2013年國務院發布了“大氣十條”,2017年“大氣十條”第一階段目標全面完成。緊接著,2018年國務院出臺了《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這幾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共同努力,抓了一些行動計劃里提出的關鍵舉措的落實。
數據顯示,去年,四川新增綿陽、樂山、眉山3個空氣質量達標城市,加上此前達標的甘孜、阿壩、涼山、巴中、攀枝花、廣元、遂寧、雅安、資陽、廣安、內江,空氣質量達標城市已達到14個,達標城市比例增至66.67%,超額完成省委省政府下達的達標城市比例超50%的目標任務。此外,去年四川優良天數率達90.8%,同比上升1.7個百分點,實現“五連增”。
今年上半年,在臭氧污染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四川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率為87.3%,較2018-2020年3年同期均值(國家將以此下達目標)上升0.8個百分點,呈現出持續改善的良好勢頭。
“雖然我國大氣環境質量目前穩中向好,但下一步要推進空氣質量持續改善,還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秉S潤秋表示,一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包括汾渭平原等重點地區,大氣污染物排放仍然偏高。二是臭氧濃度顯現逐年上升態勢。三是大氣污染治理已經進入深水區,需要動真碰硬,啃“硬骨頭”,這個“硬骨頭”就是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需要在源頭治理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