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整后,成都市產業功能區共66個,當前確定第一批次共58個,其中,先進制造業類功能區32個(占比55.2%)、現代服務業類功能區21個(占比36.2%)、農業類功能區5個(占比8.6%)、新經濟6種形態分別有一個產業功能區承載發展。
圍繞細分領域未來賽道“揭榜掛帥”產業功能區和產業社區,成都聚焦未來科技、未來醫學、工業機器人、工業設計、氫能、數字文創、醫美等細分領域,“揭榜掛帥”一批產業功能區。聚焦物聯網、工業互聯網、量子技術、算力服務、區塊鏈、檢驗檢測、中央法務等未來賽道,“揭榜掛帥”一批產業社區進行承載和孵化,待產業成熟度、市場規模、對外影響力培育擴大后,競爭升格為產業功能區。
成都優化調整產業功能區的同時也適度戰略留白。首批次58個產業功能區確定后,成都市預留了8個產業功能區名額,支持有行業領先能力和基礎的區(市)縣,繼續通過“揭榜掛帥”的方式謀劃新的產業功能區,或者通過培育壯大產業社區和科創空間籌建新的產業功能區,布局發展有潛力的未來產業、未來賽道,面向全球吸引專業企業共同參與產業功能區建設。
成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楊羽在會上表示,希望通過此次對產業生態圈和功能區的精準優化調整,為社會提供更優投資發展機遇、營造更好投資發展預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