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光監督·云直播”融媒體直播活動只是成都深化重點行業領域系統治理的一種重要手段。
“我們通過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開設舉報專區,大力度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舉報信箱和舉報網址。同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通過走村入戶排查、設立‘流動接訪站’等方式,充分發揮群眾監督、媒體監督和社會監督作用,為群眾舉報提供‘綠色通道’。”成都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與此同時,成都還主動出擊,加強監督檢查和明察暗訪,廣泛收集發現問題線索。
值得關注的是,成都對近年來收到的群眾信訪舉報反映、案件線索等進行梳理排查,對已收到的問題線索加大查處力度,對已辦結的案件開展“回頭看”“再起底”,逐一甄別研判、篩查核實,深挖細查是否存在違規違紀違法問題線索,切實摸清底數,建立臺賬,明確責任人及處置時限,逐一核實、逐一銷號。

各個重點行業領域突出問題系統治理也各有側重。比如,推動發改系統針對未招先建、規避招標等巡視反饋問題和系統治理突出問題,組織開展招投標專項檢查,發現并推動解決問題50個;市衛健委、市醫保局聚焦高頻檢查等問題,開展衛生健康行業領域不合理醫療檢查專項治理,共查處違規定點醫藥機構10411家,追回醫保基金、要求支付違約金及行政處罰達7178萬元;經信系統緊盯項目申報、資金撥付、過程監管、竣工驗收等重點環節對近年來的資金項目進行全面排查和專項檢查。
成都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成都市紀委監委堅持有案必查,嚴肅查處行業領域違規違紀違法和失職失責等問題,對問題多發、頻發或者對突出問題整治不力,以及監管不嚴格、治理工作不認真、責任落實不到位的,同步追究直接責任和領導責任、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
成都市紀委監委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