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李倩薇

  位于成都市金牛區的北門里·愛情巷,是成都首個以愛情為主題的街區。這里遍布多處精致小景,市民絡繹不絕,已成為錦江邊上的一道新風景。

  路的一頭,星輝中路6號院的一樓住戶張紹蓮敞開大門,邀請來往的游人進去喝茶、歇腳。她的院子名字就叫“張阿姨家的城市會客廳”。

改造后的北門里·愛情巷成為成都錦江邊上一道新風景。(成都市金牛區駟馬橋街道供圖)改造后的北門里·愛情巷成為成都錦江邊上一道新風景。(成都市金牛區駟馬橋街道供圖)

  很難想象,這里曾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以前,張紹蓮家雖然在錦江邊上,但院外正對兩米多高的圍墻,看不到錦江,陽光也照不進來。而星輝中路6號院的高層住戶也有煩惱:該院落已有20年歷史,樓高7層卻沒有電梯,這里65%以上的居民是老年人,加裝電梯的需求比較強烈。

  2019年4月,星輝中路6號院的院落自治委員會向院落所在的工人村社區提出“加裝電梯、拆墻透綠”的提案。社區提案專委會審議認為該提案可以實施,由院落主導,社區將給予指導并協調水、電、氣等管線遷改以及對電梯安裝工程質量進行監管。

  隨后,該院落成立工程組、財務組、群眾工作組3個增設電梯籌備小組,5個單元各選出一名代表,與院委會、院落黨支部一起商議相關事宜。

  由于擔心噪聲污染、影響采光等問題,低層住戶對裝電梯的反對意見比較大,張紹蓮家一開始也持反對意見。而對于拆墻透綠,低層住戶有需求,高層住戶卻因為擔心安全問題提出反對。

  為此,院委會、院落黨支部與居民反復協商。在這期間恰逢成都打造“錦江夜消費商圈”,社區和院委會以此為契機,一方面通過拆墻透綠、景觀打造讓一樓居民有更好的居住體驗,另一方面,院委會向社區申請將院落納入智慧社區項目,通過智能化手段解決安全問題。

  最終,低層和高層居民的訴求均得到滿足,加裝電梯和拆墻透綠項目于2020年順利完成。如今的星輝中路6號院環境整潔,加裝的電梯美觀又方便,出門即是江景。

完成加裝電梯和環境改造的星輝中路6號院。(新華社記者 李倩薇 攝)完成加裝電梯和環境改造的星輝中路6號院。(新華社記者 李倩薇 攝)

  “環境巴適了,不僅裝修翻新的住戶多了,還有四五個老住戶又搬回來住了。”院委會主任楊開云說。

  成都市民政局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處處長羅樂告訴記者,星輝中路6號院如今是2021年成都市首批20個基層民主協商提能增效創新試點小區(院落)之一,目前成都市正在梳理總結,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村、社區是城市基層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那么離老百姓更近的小區、院落就是‘最后一百米’,把小區、院落的民主協商工作做到位,老百姓的參與感和獲得感是很明顯的。”羅樂說。(記者李倩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