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天府新區雁棲濕地項目濕地建設高級顧問袁興中教授認為,興隆湖的生態修復是一個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是一個整體的濕地修復,它的修復路徑是從湖泊要素、結構、過程到結果,系統地塑造了完備的水域地形,完善了豐富的底棲亞系統建設,營造出淺灘深潭,生物多樣性生境,構建出“水生植物-底棲動物-魚類—微生物”共生的高效復合生態凈化系統。茂盛的水草形成豐富的水下空間,為魚類和水生動植物形成庇護空間。
![](http://n.sinaimg.cn/sc/crawl/163/w550h413/20211025/b1be-3e8856a68f15179c14e876ab01c02b6a.jpg)
記者了解到在興隆湖水生態綜合提升這一過程中,天府新區引入多位“技術顧問”。提升方案得到了天府新區總規劃師匡曉明,公園城市色彩總規劃師宋建明,天府新區水生態建設總顧問張飲江各行業權威專家多次指導。清華、中科院、川大、哈工大、重大等高校以及國內外行業領軍企業、新區本土專家等對方案進行反復論證。
值得一提的是,豐富的水下森林也是一個淡水湖泊中具有代表性的水下碳匯,是實現城市碳中和的重要路徑之一,微露的淺灘,水中的島嶼,以及與淺灘島嶼鑲嵌組合的林澤,不僅滿足興隆湖水質的凈化,生物多樣性提升,市民休閑娛樂,更是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湖泊生態修復構建立體固碳網絡的典范。
![](http://n.sinaimg.cn/sc/crawl/163/w550h413/20211025/65cb-a83acc9c0589d609cccbc606c59e1bc3.jpg)
張飲江教授認為,興隆湖作為清水型湖泊的代表,精細化進行水生態系統的梯度構建,根據水生動植物的生態特性對其進行配置,形成合理穩定的水生物,種群結構,以實現有效的物質循環和能量循環。通過人工調控水體中的土著微生物,提高微生物的有效生物效率,分解污染物,促進水體生態系統恢復自凈能力,最終實現動態且平衡的健康可持續的生態系統。
四川天府新區公園城市建設局該負責人表示,天府新區將興隆湖定位為一個生態友好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最終將呈現“水清、岸綠、業興、人和”的新時代公園城市典范。
![](http://n.sinaimg.cn/sc/crawl/163/w550h413/20211025/cc4c-25f9d39eecf42cad9aca9a61fa252588.jpg)
興隆湖所在的天府新區在公園城市建設過程中,一直在探索與城市形態相匹配的生態價值轉化。環繞興隆湖布局的成都科學城,目前已經形成集科研、創新、孵化等于一體的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地。獨角獸島、成都超算中心等代表著未來產業的一大批重大項目和國家級創新平臺環湖分布。今年6月,西部(成都)科學城和天府實驗室在四川天府新區正式揭牌,標志著西部(成都)科學城和天府實驗室進入了由謀劃布局到全面建設的新階段。
上述負責人表示,天府新區以公園城市為統攬,加快打造融合科技魅力與生態價值的公園城市體系,完善幸福美好的生活服務,提升區域內職住平衡率、15分鐘高品質公服配套率,建設科學特征明顯、環境綠色人文、運行靈活高效的“公園城市、科學家園”。未來,這里不僅是天府新區的生態之心,也將是成渝地區的創新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