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吳亞飛

  今年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宏觀經濟形勢,成都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經濟運行經受住了外部沖擊和短期波動影響,總體呈現高開穩走、穩中提質的態勢。

  前三季度,成都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438.75億元、增長10.0%,兩年平均增長6.2%,高于全國、全省增速。

  前三季度成都市經濟運行中的哪些數據和趨勢值得關注?10月28日,成都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解讀。

  “穩”:三次產業運行平穩

  前三季度,成都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增長12.3%、11.4%、17.6%,兩年平均增長7.8%、9.6%、5.9%,分別高于全國1.4、5.8、2.0個百分點。

  看工業——前三季度,成都實現第二產業增加值4516.66億元,同比增長10.4%,兩年平均增長6.4%。

  看服務業——前三季度,成都實現服務業增加值9424.12億元,同比增長10.0%,兩年平均增長6.2%。1—8月規模以上生產性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25.2%,增速分別高于全國、全省0.4、0.7個百分點。

  看農業——深化“米袋子”“菜籃子”強基行動,大力推動糧食、生豬、蔬菜等主要農產品生產。1—9月新建高標準農田32.8萬畝,大春糧食播種面積增長1.13%,生豬出欄、存欄分別增長25.9%、9.4%。

  “升”:市場需求持續回升

  前三季度有哪些亮眼數據?

  成都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前三季度聚焦門戶樞紐功能構建超大城市交通體系,加快建設川藏鐵路、成渝中線高鐵等大通道和成資等市域鐵路,提升國際航空港、鐵路港能級,有效促進了投資放量、消費回升、外貿增長。

  投資穩定增長。前三季度,成都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4%。簽約引進寧德時代材料等重大項目317個,獨角獸島園區、中航鋰電等183個重大項目開工建設,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92.1%。

  值得注意的是,高技術制造業投資1-9月同比增長18.4%,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長123.6%,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長26.2%;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3.7%,逆轉近兩年來工業技改投資低迷勢頭,高出工業投資5.2個百分點。“這些數據都反映了成都產業升級動力加速蓄積,”上述負責人表示。

  另一個亮眼數據是消費加快恢復。1—9月,限上企業(單位)實現消費品零售額3177.1億元,同比增長17.1%。

  外貿實現較快增長。前三季度,成都全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5861.3億元,同比增長12.8%。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1802.6億元,增長11.1%。新開通國際全貨機定期直飛航線5條,中歐班列(成渝)開行3898列。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3286.3萬人次、增長13.8%,位居全國第一。

  “質”:質量效益提升

  如何理解前三季度成都經濟的穩中提質?

  成都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效益繼續改善,新興產業不斷壯大,新動能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是成都經濟質量效益提升的鮮明特點。

  前三季度,成都市場主體活力加快釋放。新登記市場主體47.29萬戶,其中新登記企業25.5萬戶、增長25.6%。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增至107家、居副省級城市第3位。新希望成為全省首家本土世界500強企業。1—8月規上工業、服務業企業利潤分別增長31.7%、82.8%。

  科技創新能力增強。西部(成都)科學城、天府實驗室掛牌運行,集聚國家超算成都中心、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等重大創新平臺126家。企業技術創新高效推進,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5661家;新申請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560家,申報量創歷史新高;技術合同登記額增長40.2%。7家企業成功在科創板上市,科創板上市企業總數增至1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