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房改造成“抗疫物資自選超市”
她為醫療物資分配流程“打補丁”
11月12日10時,成都高新區石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樓庫房內,劉思霞和幾名工作人員正在清點醫療物資。這個庫房有個內部別稱,也叫“抗疫物資自選超市”,實際上就是改造庫房后,讓采樣醫務人員按需選擇醫療物資的場地。
劉思霞個子不高,身穿白大褂,一雙眼睛很有神,快速掃視和清點起庫房內物資。1米6的個頭,卻有著不小的力氣,頻頻和同單位的年輕同事搬著一個個比她的身體寬2倍的箱子。
順著劉思霞的手指過去,自選超市內擺滿型號不一的醫用手套、防護服、消毒液,以及面屏、口罩、鞋套等。
成都本輪疫情開始之初,高新區一個中風險小區的醫療物資由石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直接分配,曾出現醫務人員因手套、防護服大小不符,在核酸檢測點位排隊換碼的情況,整體核酸檢測戰線也拉的長。
為了省時間,劉思霞跟參與核酸采樣的醫務人員溝通協調后,請對方出發前30分鐘到1小時來“超市”取貨,節省了臨到現場再換碼的時間。“這樣一來,她們到了小區門口就能直接換裝進場,至少省了二三十分鐘。”
分配物資的工作一直持續到12日12點,劉思霞檢查了核酸采樣地點的醫用物資是否齊全,又不放心,打開檢查了給醫務人員的暖寶寶是否裝齊全。“事情要做,但得盡量讓大家舒服一點。”劉思霞說,她和同事們給一線醫務人員備了上百個暖寶寶、紙尿布、還有礦泉水等等。
準備物資,得懂未雨綢繆。“你看,這一棟如果有200人核酸,我就會配220個采樣管。”劉思霞拿出一張小區樓棟采樣管分布表說,此前核酸檢測時發生過采樣管數量不足的情況,為避免醫務人員下樓補充采樣管拉長戰線,她會為每一個樓棟的上門采樣人員多準備20個采樣管帶上樓,做到萬無一失。
劉思霞的時間觀念,也貫穿在她對孩子的教育中,她會給女兒的學習娛樂規定明確的時間——比如手機5分鐘、電視看20分鐘、做試卷1小時等。
時間來到12點10分,她匆匆扒了幾口飯,就準備12點30分對民營機構展開核酸檢測培訓,劉思霞看了看手表,暗想:“必須在20分鐘以內,不能耽誤整體出發做核酸檢測的時間。”
到12點50分,一臺大巴車停靠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劉思霞掐好點,迅速組織人員出發去中風險小區。
在車上,劉思霞和很多的核酸檢測人員都是老朋友了,還是不斷叮囑大家:“保護好自己是首要,醫務人員是疫情防控重要防線。”隨后,劉思霞大腦里又開始回顧一天要做的事——安排人員采樣;盯核酸檢測人員餐食;籌備醫療物資;提醒收樣的第三方機構。。。。。。她說,她的工作和一線采樣人員息息相關,她要做的,就是盡可能讓醫務人員每個環節都不浪費時間、且安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