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雷倢

  11月23日凌晨,成都理工東苑西區由高風險地區降為低風險地區,小區正式解封,居民們結束18天的隔離生活。

  在小區解封的前一夜里,居民們在業主群里內,七嘴八舌的討論著怎樣營造解封的氛圍。

  11月23日一早,小區居民們都紛紛掛起了國旗,小區外面也在忙著拆除帳篷和圍欄,等待解封的一刻。離別的情緒也在悄悄蔓延。

  一次離別

  走出小區門口,趙蓉見到了許久未見的女兒,但她也再好好看看志愿者們的模樣:“今天早上10點多,志愿者在群里發了個消息,說馬上就要撤離了。我很懵,沒想到這一刻就這么匆匆來臨了,還沒來得及和他們說一聲再見,甚至連他們的樣子都還沒看清楚,就要離開。18天來,他們的無私付出,我們都看在眼里,希望他們回家后,能好好睡個覺。”

  11月5日,小區開始封閉管理,物業人員作為密接,也被集中隔離了。封閉小區沒有物業,小區居民們的生活怎么保障?一支300余人的志愿者隊伍迅速集結。

  18天來,送外賣、配送生活物資、協助居民做核酸都由志愿者們來完成。甚至連居民們家中的維修工作也是由他們來完成。

  一位居民告訴記者,有一天馬桶向外溢水,物業不在,只有聯系志愿者。很快一位志愿者就來到她的家中,幫他們疏通馬桶,忙了兩個小時,將馬桶修好。

  “當時,特別想給他遞一杯水,可是我是隔離人員,他不能接受我的東西。好想進去幫忙,但是他一直向我擺手,我也只能待在外面,除了說謝謝,什么忙也幫不上。”她說,疏通完馬桶后,志愿者就趕著下樓,協助核酸檢測工作,她都來不及問一聲志愿者的姓名。

  “感謝這些逆行者,在非常時期,為我們提供幫助。”

  一次待續的家宴

  11月23日凌晨,成都理工東苑西區居民張業孝牽著老伴陶興蘭的手,第一個邁出了小區大門。

  “11點半就下來等著了,想看看兒子和孫子。”得知小區要解封,張業孝的兒孫一早就來到樓下等候他們。一走出大門,張業孝就看到了想念多日的兒孫。

  張業孝回憶到,11月5日,他和老伴和往常一樣買菜,準備第二天和兒子、孫子聚餐。“每周五,是我們家的聚餐日。但那天買菜回來,就得知小區封閉。只有通知他們改日再聚。”

  一開始,張業孝還是很慌張。“小區的物管都被集中隔離了,不知道之后會怎樣。還好志愿者們來了,幫我送菜,協助我們做核酸。真的很感謝他們。”

  張孝業說,小區解封了,志愿者們可以走了,他很開心。“這段時間,他們都是睡在電梯間里,特別不容易,所以盼著解封,讓他們早早離開。”

  解封后,要做什么?張業孝老兩口正在計劃周六家庭聚餐的菜單,做點好吃的,補上那一場未完成的家宴。

  一場生日會

  11月23日凌晨,當成都理工大學副教授肖先煊走出小區時,在門口等待已久的學生們送上了鮮花與蛋糕,為他與另外三位教授慶祝生日。

  “11月23日,成都理工東苑西區解封的日子,也是我的生日,這次生日印象深刻。”

  肖先煊說,自己完全沒想到,學生們會來給他過生日。

  18天里,他最想感謝的便是志愿者。“小區物業都不在了,全靠志愿者,我們才不慌張。”

  11月22日晚上,成都理工大學大四學生梁紫佳就與同學們,捧著鮮花與蛋糕來到小區門口,等待解封時,給老師們送上生日祝福。“我們還排練了幾首歌曲,想送給老師和小區居民。”

  在居家隔離的日子里,肖先煊也不忘備課,解封第一日的上午,他就將重返想念已久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