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問:
如何對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大圈”?
探索跨行政區域有效合作路徑
四川在線記者:此前,國家層面先后布局了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在此基礎上設立都市圈,這有什么樣的考量?或者說,“大圈”和“小圈”如何互動?
蔡之兵:在諸多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基礎上設立都市圈是對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深化和細化,也是“十四五”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進一步取得實質性進展的具體抓手。
一方面,從空間尺度上看,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六大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作用對象都是省級行政區域。在我國行政區劃體系中,省級行政區域以下還包括地級行政區與縣級行政區這兩種區域類型。更值得注意的是,地級和縣級行政區的數量遠遠多于省級行政區,這就意味著實現地級與縣級行政區的合作發展是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在跨省級行政區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出臺后,繼續出臺以地級和縣級行政區為主要作用對象的都市圈戰略有助于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取得更加顯著的額成果。
另一方面,由于都市圈具有核心城市明確、所涉及的區域級別相對較低、都市圈內部城市多同屬一省市等特點,這就使得都市圈內部一體化發展所面臨的阻力和難度要遠遠小于其他區域合作類型,也就更有助于都市圈探索更多跨行政區域的有效合作路徑,為城市群乃至更大范圍的區域合作戰略提供更有參考價值的發展經驗。
三問:
都市圈和城市群是什么關系?
相互支撐、相互促進
四川在線記者:那都市圈和城市群,是什么關系呢?
蔡之兵:第一,從發展規模看,城市群和都市圈存在大小關系。相比于都市圈的單核心城市加多個中小城市的空間結構,城市群往往是多個核心城市加多個中小城市的空間結構,城市群的空間范圍往往更大。

第二,從發展階段看,都市圈和城市群存在先后關系。這是因為城市群在空間范圍上往往包含多個都市圈,都市圈的建設質量與水平會決定城市群的建設質量與水平,甚至可以認為,只有都市圈一體化程度得到提高,城市群一體化水平才有可能得到提升。
第三,從發展內容看,都市圈和城市群存在相似關系。無論是都市圈,還是城市群,其本質都是跨行政區域的融合與一體化發展,因此,兩者的具體落實邏輯和推進政策實際上是相似的。都市圈能夠采取的措施和政策,城市群同樣可以。因此,從這個角度看,兩者是相互支撐、相互促進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