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刷臉’就能進門看書!”近日,位于成都市一環路南四段的“高新24小時城市書房”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這不僅是全市首家24小時城市書房,也是成都高新區一環路功能提升項目的打造點位之一。
作為成都最早建成的環線主干道,全長19.38公里的一環路,在交通功能舉足輕重的同時,更承載著成都人悠長且深刻的城市記憶。對于成都高新區而言,緊鄰一環路的肖家河、芳草片區,承載著成都城南獨有的時尚感、煙火氣、品質感。
去年底,成都高新區啟動一環路市井生活圈策劃工作,策劃范圍包括玉林西路片區、肖家河片區共計135公頃,圍繞“老成都的新市井生活”定位,堅持策劃-設計-運營一體化實施原則,打造有歷史內涵、有商業氛圍、有生活氣息、有文化故事的市井生活圈。項目一期(高新區一環路功能提升及市井生活圈打造工程)正式啟動建設,預計2021年12月底項目一期全面竣工,項目二期工程也已啟動。
它將給成都帶來怎樣的改變和體驗?隨著項目的深入推進,人們期待的答案,正在一步步呈現。

成都高新區一環路市井生活圈策劃范圍。
看背景
傳承和發展相結合的“城市更新”
舊建筑穿上了新衣、配電箱多了涂鴉、街角開了文藝小店……走在成都一環路高新段及周圍的街巷里,肉眼可見的變化讓市民欣喜。這些變化,皆源自一場城市更新行動。
11月初,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發出通知,決定在全國21個城市(區)開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試點工作,成都位列其中。截至目前,成都已啟動50個成片有機更新項目,將逐步建成一環路市井生活圈等多個歷史城區更新示范工程項目。
如今,一環路內外已成為成都居住人口高度聚集區域,擁有15個街道、66個社區,居住人口近105萬。它不僅是體現成都向現代城市發展的城市記憶年輪,也是展示蓉城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的市井生活圈,還承載著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品質生活宜居地、“中優”等城市發展戰略。
但不可否認的是,承載著新時代發展使命的一環路,還需要進一步修煉內功、提升“自我”。
為此,成都對一環路改造提出了“城市記憶年輪環、市井生活體驗圈、公園城市示范區”的打造愿景,不光要解決中心城區產業空心化問題,還將對城市文脈的傳承和中心城區建設公園城市示范區進行積極探索。
“我們通過多次現場調研,發現緊鄰一環路的兩個片區市井生活氛圍濃厚,但也存在建筑老舊雜亂、環境品質不高、停車配套缺乏等情況。”成都高新區公園城市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說,基于對現狀的研究,該區啟動了一環路功能提升項目建設,構建了景觀生態、智慧交通、特色街巷、色彩控制、城市家具、夜景照明6大規劃系統。具體而言,將通過規劃非機動車專用道、擴展人行空間、增加垂直綠化、增設共享單車停放、提升交叉路口功能等手段,一體化打造慢行空間系統。

一環路高新段半俯瞰效果圖。
看特色
“大刀闊斧”搭配“微創手術”
一環路高新段將打造一個怎樣的市井生活圈?這個答案,從已經公布的實施方案中可以覓得。方案顯示,一環路高新段將通過風格統一、界面拓展、業態升級等舉措,突出文藝風、時尚潮、國際范、活力勁,呈現“老成都的新市井生活”,并在品質統一風格、收儲拓展界面、夜景渲染氛圍、業態提升活力四個方面著力,激活緊鄰一環路的肖家河與芳草片區的夜間經濟、晨間經濟、周末經濟、后巷經濟,打造城市記憶年輪環和市井生活體驗圈。
提升項目的實施,既有大刀闊斧的全面改造,又有精準細致的“微創手術”。成都高新區公園城市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高新區一環路市井生活圈策劃區域共135公頃,東至玉林北路,西至高升橋東路,北至一環路南三、四段,南至肖家河沿街、芳草東街。涵蓋15公里慢行綠道、5.3公里后巷經濟帶、4個主題廣場及公園、40個街邊口袋公園以及18處景觀圍墻,形成‘一軸兩帶兩區、八街九巷多節點’。”
其中,“一軸”指永豐路城市聯動軸;“兩帶”是由一軸串起的一環路形象昭示帶(一環路高新段)、城市慢行休閑帶(肖家河沿街-芳草西二街-芳草東街);“兩區”指玉林西路和肖家河兩大片區。此外,還將特別打造主次干道入口形象節點、人流入口微廣場節點、公共空間交互節點、口袋公園休閑節點等多個活力節點。
整體規劃基礎上,著重分區設計。“比如對一環路高新段,我們重點規劃了高新展示櫥窗、24小時城市書房等點位,主要利用閑置載體展示高新歷史發展和文化故事。在芳草街和玉林西路等點位,則突出展現以特色美食、小酒館為核心的市井生活煙火氣。各區塊將采用不同的主體色調,形成和現有建筑風貌的有機融合。”

位于成都一環路肖家河片區的“高新24小時城市書房”。
看進展
春節前完成整體鋪面亮燈
隨著項目的不斷推進,更多可感可知的變化正出現在一環路高新段,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行走在一環路肖家河片區沿街,一座透明橙色小屋特別亮麗顯眼,這是由成都高新區肖家河街道聯合喜馬拉雅打造的“高新24小時城市書房”。
書房雖不大,卻充分展示了高新特色,濃濃的科技感撲面而來。在書房里的有聲互動墻面,市民拿起任何一本實體書,都會自動播放對應講書音頻。如果想要獲得更多內容,或者想要帶回家私享收聽,只需要拿起手機掃一掃,就可以把喜歡的內容帶回家。
這既是成都首家24小時城市書房,也是一處鑲嵌在成都一環路市井生活圈里的城市文化美學微空間,更是對一環路業態升級的具體實踐。成都高新區公園城市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將利用區內高科技企業聚集的特點和優勢,以新經濟、高科技、文藝范升級傳統業態,催生全新的產業生態。
為加快推進一環路改造這一利民工程,成都高新區早已列出時間表,倒排工期:項目一期目前已基本完工,項目二期已啟動建設,將在2022年大運會前完工。
一環路高新段整體色調以象牙白為主,搭配橙色和紅色,景觀方面將織補慢行網絡,形成人行優先的空間體系,將于春節前完成整體鋪面亮燈。
芳草街、玉林西路兩條重點街道的打造同樣亮點紛呈。其中,芳草街將進行建筑風貌、景觀環境、街道U形空間一體化改造,增設外擺區域,激發街區活力,通過鋪裝街道家具等整體提升文化氛圍。玉林西路以小酒館為核心,通過藝術鋪裝等打造情景式體驗空間;通過設置夢想氣球人雕塑組合景觀、特色坐凳等打造入口活動休憩空間;通過地面彩色文化鋪裝,展示玉林文化……通過這一系列緊鑼密鼓的舉措,這一片區經歷蝶變將盛裝啟幕。(佩奇 圖片由成都高新區公園城市建設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