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主城區、歷史城區、歷史文化街區與文物古跡等

  將進行系統性保護

  根據《保護規劃》,成都歷史城區面積為24.66平方公里,北至飲馬河、府河,南至一環路(大石西路至新南路段)、科華街,西至二環路(光華村街至大石西路段),東至錦江;歷史城區內歷史文化街區包括少城歷史文化街區、文殊院歷史文化街區、大慈寺歷史文化街區、水井坊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范圍面積分別為6.58公頃、8.77公頃、4.87公頃、0.25公頃。

 大慈寺內景一角(四川在線記者 華小峰 攝影) 大慈寺內景一角(四川在線記者 華小峰 攝影)

  依照批復,成都市將嚴格按照《保護規劃》對成都市域、主城區、歷史城區、歷史文化街區與文物古跡等進行系統性保護。將整體保護成都歷史文化名城“兩江環抱、三城相重、兩軸一心、多苑環繞”格局和歷史環境要素,嚴格控制歷史城區及周邊建筑高度和空間視廊,疏解人口密度,優化交通系統,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服務和綜合防災體系,不斷改善人居環境質量。同時,要加大對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筑、古樹名木等的保護力度,傳承和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優秀傳統文化。

  批復指出,《保護規劃》是指導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管理的重要依據,要將《保護規劃》主要內容納入國土空間規劃,抓緊編制完成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加快歷史建筑公布、掛牌、測繪建檔工作,依法合理適度利用歷史文化遺存,努力實現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協調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