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薛劍

  12月21日,成都市體育局正式對外發布《成都市“十四五”世界賽事名城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成都將建成世界賽事名城;同時每年舉辦國際和全國賽事達到50項以上,體育賽事對相關產業的拉動效應超過300億元。

  這份《成都市“十四五”世界賽事名城建設規劃》由前言及十一個章節組成,通過圍繞“十四五”時期世界賽事名城建設發展基本思路,聚焦完善體育賽事體系、加強體育設施建設、提升全民體育生活化水平、增強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繁榮發展體育文化、加強體育交流互動等目標任務,厚植世界賽事名城底蘊。以“辦賽、營城、興業、惠民”為統攬,為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貢獻體育力量,讓世界賽事名城建設成果及時服務城市、惠及市民。《規劃》明確提出目標,到2025年,成都建成世界賽事名城。體育賽事引領體育高質量發展,體育發展水平進入全國前列,市民參與體育的獲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體育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明顯增強。

  成都體育在十四五的具體目標是:

  在賽事體系方面,到2025年,成都每年舉辦國際和全國賽事50項以上,體育賽事對相關產業的拉動效應超過30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在“十四五”期間,成都將舉辦2021年成都大運會、2022年世乒賽團體賽、2023年男足亞洲杯、2024年湯尤杯、2025年世運會在內的五大賽事,《規劃》也提出要圓滿舉辦上述賽事。

  體育生活化方面,到2025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50%以上,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超過94%,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6平方米以上。

  競技體育方面,加大本土運動員培育力度,力爭在2022年杭州亞運會和2024年巴黎奧運會上奪得金牌。

  體育產業方面,到2025年,成都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1500億元,體育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2%。全市體育消費總規模突破800億元。

  成都市體育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