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程文雯
12月30日,“2021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結果在北京發布,成都再度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名)。自2009年起,成都已連續13年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名)。
于每個人來說,幸福的滋味或許各有不同,城市的氣韻也是如此,雖都以“幸福”為名,卻自有風格,美美與共。在第13次獲得“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之際,我們帶你一起看看,獨屬于“最·成都”的幸福辨識度。
最·公園
成都,是一座公園城市。
公元前256年,李冰修筑都江堰,從此“土地肥饒,果實所生,無谷而飽”;五代后蜀主孟昶遍植芙蓉,“蓉城”盛名流傳至今。自然用千年的時光,在這片土地上雕刻出青城山、西嶺雪山的氣韻,都江堰的靈動,沱江的綿延……山水之幽盡攬,人文之盛應運而生。

從“兩山夾一城”到“一山連兩翼”,這是屬于2000多萬人的超大城市。成都,正以生態價值為引,激發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社會文化的全面變革。
這里,正在打造世界最長綠道,目前已累計建成各級綠道584公里,其中100公里一級綠道及涉及的78座橋梁全部貫通。
這里,推窗見綠,望得見雪山,看得見湖光。雪山與云海在人們的朋友圈里一次次“霸屏”,平原上的成都,卻展示出一座雪山城市的最佳形象。
這里,延續著杜甫筆下的“花重錦官城”,三步一景、五步一園,生活里的細微變化,彰顯出一座城市的價值重塑路徑。

12月28日下午,中共成都市委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剛剛閉幕。全會審議通過《中共成都市委關于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優化空間產業交通能源結構促進城市綠色低碳發展的決定》,明確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與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內涵相同、目標一致,必須積極有為,加快推動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的更高質量發展。
統籌生產、生活、生態,優化空間、產業、交通、能源結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走出一條綠色成為普遍形態的超大城市高質量發展新路徑。在成都,新的探索已經展開。
最·煙火
冬日清晨,陽光還羞答答的不肯透出,成都的街巷里,已經煙火升騰。
是上班族腳步再急,也要停下來享用的一碗肥腸粉;是悠閑的老人們,在公園里打出的太極拳;是沿街的茶館里,滑進蓋碗靜待品嘗的茉莉花茶;是沿街的商販們,早早開門出攤,準備開始一天的經營與生活……

這是平凡的日常,也是最幸福的成都。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成都出臺政策,允許臨時占道攤點攤區、流動商販販賣經營、臨街店鋪臨時越門經營等,同時堅持柔性執法和審慎包容監管。一個小小的城市管理創新,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升騰起城市的溫度。煙火氣息里,人們的生活一天天恢復,城市活力也一點點回歸。
時光,賦予這里獨有的篤定與靜好歲月。立城2300余年,城址未變城名不改,中國城市唯有成都。在成都的城市管理中,以人為本、包容審慎、寬嚴相濟的氣質貫穿始終。

今日,從運動場的新鮮活力到小巷咖啡館的優哉游哉,也許就只有一個拐角的距離;從太古里的時尚前沿到充滿古意的漢服古建,也許只是一次不經意的擦肩。休閑安逸慢生活,將成都人會生活善享受幸福感強的生活滋味彌散開來。
最·安逸
如果問,在成都能做些什么?資深的老成都或許會拉你入小巷、進茶館,或者干脆走在馬路上,找一張長椅坐下,靜靜看著秋日的銀杏葉緩緩飄落,當然,記得拍照打卡。

悠悠閑閑,安逸灑脫的成都人,什么時候會興奮?前幾天的一場“頭皮雪”就是答案。
成都下雪了!這五個字,足以讓成都人沸騰起來。網絡上盛傳一張“成都人興奮曲線圖”,“下雪”超越“出太陽”,成為成都人興奮指數最高的項目。穩坐第一“寶座”。
快樂復雜嗎?在成都,一場雪就足夠了。
如果問,你為什么愛成都?很多人的答案會是成都的夜。
每當夜幕降臨,卸下白日妝容的成都,安詳靜謐又流光溢彩。
唐代,詩人張籍形容這夜色“萬里橋邊多酒家”,今日,成都人的生活軌跡依舊在夜色中延綿。

錦江上,古香古色的烏篷船載著游客緩緩地向合江亭駛去;在東湖公園旁,沉浸式劇場“成都偷心”熱鬧上演;音樂坊里,隨處可見街頭藝人的表演;還有火鍋店、酒吧、電影院……夜晚的成都,總是熱鬧。
晝夜輪替,生活如意。豐富多彩又動靜相宜,安逸,也是成都的幸福樣貌。
最·進取
12月18日晚,從美國華盛頓舉辦的第79屆世界科幻大會上傳來消息:2023年第81屆世界科幻大會舉辦地落戶成都。成都成為亞洲第二座、我國第一座舉辦世界科幻大會的城市。
其實,成都對“科幻”一直有些執著。很長一段時間內,世界科幻大會主要在美、英、德、澳等歐美及大洋洲國家舉辦。直到2007年,日本橫濱市才成為亞洲首個獲得世界科幻大會舉辦權的城市。成都則早在2018年的第76屆世界科幻大會現場就首次提出將申辦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

一座熱愛科幻的城市,又怎么會只有安逸悠閑?進取,也是成都“幸福”的題中之義。
6月,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正式投入使用。天府國際機場與雙流國際機場形成“兩場一體”運營格局,共同肩負構建成都國際航空樞紐的使命,在融入“ 一帶一路 ” 和長江經濟帶中發揮重要作用。
11月,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成都22個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數量在同類城市中繼續保持前列。
12月,深交所西部基地響起上市鐘聲。觀想科技的鐘棰,敲出成都第一百家A股上市公司。從2008年到2020年,成都共有13家信息技術領域的企業在A股上市,約占這一時間段內該領域成都A股上市公司數量的57%;在生物醫藥產業,成都也已經有11家A股上市企業。
……
剛柔并濟,又美又颯,多面成都,多樣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