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規模
組建義務教育名校集團78個,發揮名校優勢和品牌效應,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規模,覆蓋學生近30萬名。
學校結對發展
促進區域教育融合發展,按照“2+2+1”的方式,共建6個區域教育聯盟,432所義務教育段學校結對發展。
與駐蓉高校深度共建學校
推動14個區(市)縣與駐蓉高校深度共建26所高校附屬學校,構建“環高校基礎教育發展生態圈”。
培育“新優質學校”
通過名校引領、開放辦學、傾斜扶持,提升68所公辦初中辦學水平,培育義務教育“新優質學校”367所。
促進師資均衡
推動教師跨校交流,促進師資均衡,全市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區域內交流達15%,其中骨干教師占46%。
推動落實“精準扶薄”
建立義務教育階段就近入學報到率和幼升小、小升初就讀民辦學校情況兩個臺賬,推動落實“精準扶薄”。
近年來,全市建設了一大批市民“家門口的好學校”,實現了優質資源供給方式“多起來”,老百姓的認同度“高起來”,家長和學生“舍近求遠”的現象少了,家門口就近上好學的多了。目前,全市義務教育優質學校已達612所,就近入學成為新常態。
★溫馨提示:初中未按政策規定入學的,將不能享受省級示范高中指標到校生政策。
招生計劃公開
堅持公民同招,全市公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及錄取工作均納入全省、全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平臺統一管理。市教育局統一公布全市民辦學校招生計劃、錄取人數和補錄計劃數。
招生過程公開
招生報名人數超過核定招生計劃數的民辦學校,實行電腦隨機錄取;未超過核定招生計劃數的,直接錄取全部報名學生。市、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將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紀檢監察、家長代表、媒體代表等參與電腦隨機錄取過程監督。
招生結果公開
公布民辦學校電腦隨機錄取結果以及補錄計劃,教育行政部門組織開展民辦學校補錄并公布補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