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程文雯

  1月25日,四川在線記者從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獲悉,2021年,成都完成城市道路整治提升60條,城市道路擁堵路口“微整治”20處,城市道路擁堵路口“微整治”100%完成整治。

下沙河鋪街大涼山路口整治前下沙河鋪街大涼山路口整治前

  城市通勤堵車是不少大城市共同面臨的“城市病”,道路狹窄導致通行緩慢、綠化帶設置不合理導致車輛分流不暢等更加劇了這一“城市病”。著力解決市民群眾出行難題,成都聚焦城市道路設施的短板弱項環節,對東大街沿線、成都西站周邊、光華大道沿線等城市道路交通堵點進行梳理,選定20個擁堵情況突出的道路、節點及片區開展“微整治”。

下沙河鋪街大涼山路口整治后下沙河鋪街大涼山路口整治后

  以東大路匯泉南路口為例,道路中間綠化帶幾乎與人行斑馬線連接,左轉或掉頭的車輛與過街的行人無法有效錯讓,容易造成擁堵。成都市道橋監管中心工作人員到現場查看后,選擇“拆除綠化帶恢復成路面”的方式對該路口進行改造,將中央綠化帶位置挖除后改造成左轉及掉頭車道,原左轉及掉頭車道則改為直行及左轉車道。改造完成后,車輛通過路口的時間大大縮短,提高了通行效率,緩解了該區域交通堵塞情況。

吉福南路整治提升前吉福南路整治提升前

  道路整治提升也在成都全市重點路段展開。曾經的吉福南路因年代久遠且人流、車流量大,車行道、人行道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破損。整治提升中,兼顧“實用”與“顏值”,整治工作人員選用外觀大方、易于造型的聚氨酯碎石砼,在路面嵌入銀杏葉、大熊貓等造型,營造出生動活潑的街道氛圍,達到“整治一條路、美化一條街”的效果。

吉福南路整治提升后吉福南路整治提升后

  打造良好出行環境,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在車行道“黑化”、人行道鋪裝更新的基礎上,將“三線統籌”“市政+社區+小區”、街道座椅增補提升等融入方案,引入PC仿石磚、陶瓷承重磚、陶瓷透水磚等新材料新工藝,為市民群眾提供暢通、安全、舒適的出行環境。 2021年,市城管委完成了60條城市道路的整治提升工作,切實滿足市民舒適出行需求,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