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談婧媛
成都將再添一座總領事館,在領事館數量上繼續領跑中西部各大城市。
新年伊始,阿根廷總統阿爾韋托·費爾南德斯于2022年2月4日至6日出席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并訪華。在兩國共同發布的《聯合聲明》中,阿方提出希望在四川省成都市設立總領事館,領區為四川省、貴州省、陜西省、云南省和重慶市,中方對此表示歡迎。
近年來,作為國家戰略加持下的成渝雙城,總領事館數量不斷增加,共同打造中國西部對外交往中心。
截至發稿,澎湃新聞(www.thepeper.cn)查詢成渝兩市官方公布的數據,成都有總領事館20家(含5家暫未開館),重慶有總領事館11家(含1家臨時閉館)。
在這31家總領事館里,領區范圍普遍為西南地區的重慶市、四川省、云南省、貴州省、西藏自治區,但有多家領事館的領區超越傳統西南大區范圍,延伸到西北大區、中南大區,其中7家領區內出現西北的陜西省,2家領區內出現西北的甘肅省,3家領區內出現中南的湖北省,2家領區內出現中南的湖南省。
隨著西部高鐵建設的不斷發展,以及成都、重慶不久前共同被國家列入“具有全球輻射能力的7個樞紐城市”,這種總領事館領區跨越傳統大區的情況有望持續,或將影響到西安、武漢的領事館數量。
截至發稿,官方數據顯示,西安、武漢現各有領事館4家。
為什么是成都
阿根廷此次提出希望在成都設立總領事館,并非意外,早在2020年4月,當時新上任的阿根廷駐華大使克萊科勒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阿根廷將在四川或重慶開設新領事館。”他表示,未來的四川/重慶領事館將打破傳統的沿海格局,建立不同以往的中阿關系。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作為南美大國,目前,阿根廷除設立于北京的大使館外,在中國內地城市(不含港澳臺)中,僅在上海和廣州兩地開設了總領事館。此次阿根廷將目光瞄向成都,讓成都“領館第三城”的身份更加穩固。
成渝兩市外事辦公開信息顯示,截至發稿,在總領事館數量方面,成都和重慶分別有20家(含5家暫未開館)和11家(含1家臨時閉館),相比于上海的77家、廣州的66家,差距仍然明顯。而在“成渝雙圈”的國家戰略下考慮,將成渝作為一個整體,兩市設立的總領事館共計31家,優勢則大大突顯。


早在2020年1月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這個概念首次被提出。此后,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021年2月24日印發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也首次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這三個超級城市群劃為同一等級,并且以這4個“極”來建設面向世界4大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集群。今年年初,國務院印發《“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明確“建設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集群,提升全球互聯互通水平和輻射能級”,這意味著成渝的中國”第四極“定位再次獲得國家認證。
“中國區域經濟的格局需要在西部擁有一個‘第四極’,來平衡整個國土的空間格局。”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陸銘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最重要的機遇,是處于西部的地理位置。從區域發展的中心外圍體系角度來看,整個中國城市體系在成渝位置出現中國的第四個中心,“是符合經濟規律的”。
一個國家選擇在某個地區設立總領事館,主要是看重當地的歷史文化、經濟實力、開放水平、發展潛力、雙方的交流合作基礎及交往前景等諸多因素。近年來,成渝兩地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持續深化國際交流,外國領事機構也接踵入駐成渝。毫無疑問,駐蓉、駐渝領事機構的擴大將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帶來新機遇。成渝兩地總領事館目前在數量上雖不及上海和廣州,但“兩城一家”聯合起來共同成為西部對外交往中心,也符合推進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這一國家重點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