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鐘煜豪

  四川成都一名網友建議,適當延長產假,再增加30天,至188天。網友指出,四川省的產假是158天,30天純母乳假,但大多數企業是沒有執行的(開了證明也未執行)。

  成都市衛健委2月25日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答復稱,目前成都市執行的產假規定分別為《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條例》《四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98天+60天+30天),關于《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中的純母乳喂養假執行問題,我們已向上級部門進行反饋。

  《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第五章第二十四條明確,醫療保健機構應當為母乳喂養提供技術指導和必要條件,提高嬰兒母乳喂養率。實行純母乳喂養的女職工增加一個月產假,產假視為出勤。

  執行難的問題不只出現在純母乳喂養假上。澎湃新聞2021年12月報道報道提到,已有多地網友反映產假延長后企業不執行,官方對此多給出建議:可通過勞動爭議仲裁途徑維護合法權益。中新網今年2月份發布的報道也提到,今年1月至今,頻繁有網友在網上留言反映:育兒假休假難。

  四川發現律師事務所律師劉蘭蘭表示,“點對點的督辦也許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從長遠看還是有些被動。”劉蘭蘭認為,從結果看,部門督辦強制性欠缺,是否有配套處罰措施還不明確,從效率看,如需“督辦”的企業太多,主管部門的工作壓力也會大大增加。

  在律師看來,保障育兒假的落實,首先需要主管部門落實執行的細節。“比如賦予育兒假一定的強制性,確保對員工、企業以及相關主管部門的引導。”

  同時,政策宣導、配套的扶持補貼也需跟上,減輕企業壓力,也提高企業對國家政策的理解與支持。“按照政策的初衷,父母休育兒假就要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才能從長遠意義上真正為整個社會帶來正面效益。”劉蘭蘭說。

  另外,北青網發布評論文章稱,無論延長后的生育假還是育兒假,要破解“聽起來誘人休起來難”,都需要“胡蘿卜加大棒”。所謂“胡蘿卜”,即激勵用人單位落實這些法定假期。雖說企業應當落實法定假期,但如果不給點甜頭,部分企業會成為法律落地的障礙,要站在企業角度換位思考。

  在文章作者看來,有必要通過稅收優惠、獎勵補助、評優評先等政策安排,讓用人單位尤其是企業打消職工休假帶來的成本顧慮,值得思考。在這方面,廣東“成本分擔”的做法值得借鑒。當這種“放假的成本”由財政、企業、社會、職工共同分擔,相信企業落實育兒假的積極性大增。

  除了用“胡蘿卜”激勵外,還應當用“大棒”來懲罰違規行為,讓不落實育兒假的用人單位付出相應代價,從而重塑對法律規定的敬畏感。目前,各地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法律責任部分,對于不落實法定假期的,都有相關的處置條款,只是有的力度大,有的力度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