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助力消費者依法依規維權,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前夕,在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投訴舉報中心支持下, “四川日報全媒體消費維權平臺”于3月11日正式開啟,助力消費者維護正當權益。

  有成都網友向該平臺留言反映,花1700元在一家家居店購買了一個智能鎖,裝上去僅幾個月,智能鎖便出現不能識別指紋問題。“上周說可以修理,看了說是需要返廠維修,需要(消費者)付300元的拆卸費。”對此,網友質疑:還在質保期內的維修,要求消費者支付拆卸費,合理嗎?

  對此,四川在線民情記者采訪了商家所在地的成都天府新區消費者協會相關人員,及“四川日報全媒體消費維權平臺”中“律師幫幫團”成員、北京東衛(成都)律師事務所副主任陳小虎律師。

  網友反映:

  智能鎖指紋識別出問題,維修要給300元拆卸費

  網友小文(化名)告訴四川在線民情記者,她和家人于去年11月在成都天府大道某智能家居店購買了一品牌智能鎖。“買的時候店里的人說這個鎖非常好,不會出現質量問題,說如果出問題了會修得巴巴適適。”她表示,購買智能鎖并裝好一個多月后,她們一家人才入住該房屋,但入住后智能鎖很快便出現只能識別其中一位家人的指紋,其余家人指紋均無法識別,“每次回家都只能輸入密碼,非常不方便也不安全。”

智能鎖。(消費者供圖)智能鎖。(消費者供圖)

  小文表示,隨后其聯系了賣鎖的商家,哪知一波三折。“一直拖著不來維修,后面聯系了不下十幾次終于來看。開始說是天氣干燥、氣溫低機器識別不了,后面天氣熱了,還是沒法正常使用。”小文說,隨后其一家又多次聯系該商家,3月上旬左右對方終于上門,查看后表示需要返廠進行維修,但要求小文一家支付300元的拆卸費用。

  “我們購買時也沒有合同之類,只有一個保修卡,當時還在保修期內。”小文說,據店方告知,拆卸費用是叫工人從房門上拆卸智能鎖產生的費用,他們只負責維修,因此拆卸費用需要消費者自行承擔。

  “我沒想到作為一個消費者要受這種氣!”小文表示:“智能家居最重要的一環應該是消費者體驗,如果體驗不佳,產品質量上出現相應的問題,希望后續的維修、退貨上能維護好消費者的權益。”

  律師說法:

  因產品質量原因維修,經營者應當承擔運輸等必要費用

  商品質保期內,商家維修過程中要求消費者給付從房門拆卸的人工費,這筆費用到底應由誰出?

  對此,陳小虎律師認為,商品產生維修的原因不在于消費者,而在于商家銷售的產品不符合產品其性能,這屬于商家的責任,應該無條件維修。他介紹——

  根據《產品質量法》第40條的規定,銷售方出售的產品,不符合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注明采用的產品標準的;應當負責修理、更換、退貨。同時根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4條規定,退貨、更換、修理的,經營者(商家)應當承擔運輸等必要費用。

  “這個是屬于銷售方的義務,理應由商家承擔此項費用。當然,如果他們之間有合同約定的則可以按照合同的約定執行。”對此陳律師表示。

  如何避免購買后維權難?

  購買前要注意這些問題

  購買相關產品時應注意哪些問題,以避免購買后出現維權難?

  對此,記者采訪了商家所在地的成都天府新區消費者協會相關工作人員,她提醒,為了便于維權,消費者購買相關產品時首先需要看銷售方有無相關資質,產品有無合格證,有未明碼標價,并留下商家的相關信息如商家營業執照、聯系方式之類以便后期維權。

  該工作人員表示,如果消費者遇到相關問題,可以向消費者協會進行投訴或舉報。天府新區消費者協會接到投訴后將上門檢查銷售方有無產品合格證等,并根據檢查情況進行調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