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老成都、引入新業態
將城市空間打造成“無邊界藝術現場”
祠堂街以前是滿城里的一條街,因四川總督年羹堯的緣故改名為祠堂街。細細算來,這條街哪怕只從正式改名為祠堂街算起,也已經是一條百年老街了。
如何對一條百年老街進行改造?歷史建筑與新興業態如何取舍?
目前,祠堂街片區仍保留著百年街巷格局,現存新華日報駐成都辦事處舊址、四川美術社磚樓等六處文保單位與歷史建筑,是目前成都市中心城區文化留存聚集度、保護度等級較高的區域。張軍雄告訴記者,為進一步挖掘和保護該片區歷史文化資源,展現成都近代建筑特色,祠堂街改擴建項目總體定位為“百年藝術祠堂街”,按投建運一體化模式,采取“以留為主、改建結合”的有機更新方式,對整個街區進行保護性建設改造和優化提升。在保留老成都老記憶的基礎上,對祠堂街每一棟建筑進行專項設計,突出“傳統與時尚”相結合的特點,實現歷史保護建筑與現代建筑的相得益彰、和諧統一。同時,突出了本真原生的市井生活場景,營造歷史場景,再現歷史記憶。在保護性利用基礎上,進一步活化消費場景,打造年輕、時尚的網紅打卡地。
未來,祠堂街將引入美術館、藝術衍生品商店、新生活方式茶社、復合體驗書店、沉浸式紅色博物館文化、藝術家空間、藝術孵化創業園、藝術品金融等多種文商藝旅融合業態。同時還將打破邊界,為周邊公共文化設施提供服務配套,通過沿街外擺和街心廣場架構起不同品牌和業態之間的通路,與相鄰的人民公園聯動,將城市空間打造成“無邊界藝術現場”。
2022年,成都將打造20條特色街區
特色街區再現城市煙火氣,風貌提升復蘇老城新活力。
2017年以來,成都市住建局大力推動蘊含歷史、富含活力、空間協調的品質街區打造工作,建成了一批特色街區。通過特色街區打造和片區風貌提升,逐步形成了天府文化特色突出、形態優美、產業融合、綠色生態的城市空間,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獲得感。
遵循“一街區一特色”的原則,因地制宜,依托歷史文化傳承,突出產業特色、區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等差異化優勢,將空間載體提升與業態提升結合,探索社會力量共建共營共享機制,發動沿線企業單位、商家店家廣泛參與,引導企業商家自主改造、提升業態,整合街區可利用空間,引導培育文旅消費、都市工業、社區商業、生活服務等新經濟、新業態,營造多元消費活力場景。截至2021年,成都市已建成猛追灣市民休閑區、撫琴面街等100條特色街區。
“十四五”期間,成都市計劃每年打造20條特色街區,每個中心城區每年實施1個片區城市既有建筑風貌提升,結合全市范圍內有更新需求的217個老舊片區改造和道路U型空間整體提升,成片成勢呈現特色鮮明、協調美觀的舊城風貌。
紅星新聞記者 閆宇恒 圖據成都市青羊區公園城市建設和城市更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