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多維度全域增綠
建設靈秀峻美的山水公園
《方案》提出,建設靈秀峻美的山水公園,依托龍門山、龍泉山建設城市生態綠地系統,推進多維度全域增綠,建設以“錦城綠環”和“錦江綠軸”為主體的城市綠道體系,完善休閑游憩和體育健身等功能,為城市戴上“綠色項鏈”。
成都市龍門山、龍泉山“兩山環抱”,沱江、岷江水系“兩江環繞”,廣袤平原“沃野千里”,川西林盤“星羅棋布”,山水交融的自然本底,是天府之國的千年遺澤,也是公園城市的筑城之本。
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市將依托龍門山、龍泉山構建大尺度的城市生態綠地系統,將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市,讓青山更綠、景致更美。龍門山區域重點是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以植被低干擾自然恢復為主,推進龍門山大熊貓棲息地生態修復和生態廊道建設,強化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功能。2022年修復大熊貓棲息地40平方公里,至2025年修復大熊貓棲息地不少于200平方公里;龍泉山區域重點是推進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建設,實施“增綠增景”“減人減房”行動,加快推進國家儲備林和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夯實“城市綠心”功能。2022年完成龍泉山國土綠化試點7萬畝,到2025年基本形成景觀豐富、生物多樣的生態系統,基本建立功能復合、場景多元的游憩服務系統和基礎設施系統。
同時,還將建設串聯城鄉的綠道體系。成都將更加注重綠道體系的形態成網、功能成勢,引領帶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重點是以“一軸兩山三環七帶”為骨架,持續推進錦城綠環、錦江綠軸建設,推動城市內部綠地水系與外圍生態用地及耕地形成完整生態網絡,打造城市“綠色項鏈”。同時加快推進社區綠道串聯城市公園、產業園區和公交站點,構建慢行微循環網絡。2022年,成都市將新建各級綠道800公里,“回家的路”社區綠道1000條,至2025年累計建成天府綠道突破1萬公里。
《方案》還提出,依托岷江、沱江建設城市生態藍網系統,強化水源涵養、水土保持、河流互濟、水系連通,加強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提高水網密度,打造功能復合的親水濱水空間。
建設生態藍網與濕地保護息息相關,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在濕地保護管理工作上積極行動,近年來,成都建立健全濕地保護管理體制機制、設立濕地保護管理機構、逐步完善濕地保護法規體系、大力實施濕地保護修復工程,增加濕地面積。下一步,成都將實施白鶴灘、朝陽湖、龍泉湖等濕地保護修復工程,強化坑、塘、灌溉渠和景觀湖池等小微濕地保護。至2025年,全市濕地保有量不少于43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