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早高峰,地鐵1號線倪家橋站內人頭攢動,一輛輛飛馳的地鐵列車卻無法“消化”不斷積壓的大客流。不過,這一現狀在不久后就得到了緩解——根據客流反饋信息開行的大站空車進站,乘客魚貫而入,站臺很快恢復了正常。

  客流如此快速有序地疏散,背后依靠的正是“城市大腦”交通數據支撐。數據驅動城市運行更精準、更智慧,這也是智慧蓉城建設的一個切面。

  如今,成都正加速構筑超大城市治理體系現代化的新圖景。2022年1月28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成都被賦予了先試先行的重要使命。3月16日,《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正式發布,其中明確成都的發展定位之一是城市治理現代化的示范區。

  城市治理現代化,首在敏捷治理、科學治理,手段是智能化、智慧化,目標是實現“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讓城市有機生命體更有溫度、更健康,讓生活更美好。那么,智慧蓉城將怎樣助力成都建成城市治理現代化的示范區?當前工作著力點體現在哪些方面?下一步如何推進?近日,成都市政務服務管理和網絡理政辦公室對此進行了一一解讀。

  智慧蓉城建設的新使命

  在剛剛過去的3月,成都市人口數量的最新統計結果公布——2021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為2119.2萬人,較10年前增加了600余萬人,在蓉外地人員563萬,機動車保有量超過630萬輛,軌道交通里程超過550公里,燃氣管線3.46萬公里,加油加氣站937座,在建工地3320個,高層及超高層建筑超過1.15萬棟,電梯超過18萬部……

  這一連串的數據背后,傳遞出的不僅是成都不斷攀升的城市吸引力,還有隨著而來的超大城市治理新挑戰。

  “超大城市時刻面臨交通擁堵、環境污染、安全隱患等各種現代城市病和新冠疫情反彈威脅,依靠傳統的人海戰術和一般技術手段,根本看不清楚、管不過來、處理不了,必須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創新,才能有效破解城市病,及時應對各種治理難題和突發事件,不斷提升城市的精細化治理水平。”成都市政務服務管理和網絡理政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坦言。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如何構建與城市快速發展相匹配的治理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要“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為成都指明了實現現代化治理的路徑、方法、目標和方向。

  藍圖已經繪就。據成都市政務服務管理和網絡理政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總體方案》要求,成都要著力健全現代治理體系、增強公園城市治理效能,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相結合。要適應數字技術融入社會運行新趨勢,建設數字政府和數字社會,構筑智慧化治理新圖景。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明確了五項具體任務——建設“城市數據大腦”,增強城市整體運行管理、決策輔助、應急處置能力;推行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推進市政公用設施及建筑等物聯網應用、智能化改造;推行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提供工商、稅務、證照證明、行政許可等線上辦事便利;推行公共服務一網通享,促進學校、醫院、養老院、圖書館等資源數字化;推行社會訴求一鍵回應,健全接訴即辦、聯動督辦的全方位響應機制。

  “這些任務可以歸納為一個‘大腦’和‘四個一’,是我們打造城市治理現代化示范區的具體抓手,也是智慧蓉城建設的核心使命。”該負責人如此表示。

  如何理解構筑智慧化治理新圖景的內在邏輯?

  建設城市治理現代化的示范區,使城市治理更加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這意味著不僅是城市的“神經末梢”越發智能、安全,將視線拉升至整個成都,“城市大腦”的不斷強大,也要構建起全天候全時段在線監測、分析預測、應急指揮的智能城市治理運行體系。

  “截至目前,全市統一的政務云平臺承載市縣兩級1500余個非涉密應用,基本實現政務基礎平臺統建共用。”成都市政務服務管理和網絡理政辦公室相關負責人用一組數據來佐證——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平臺日均交換數據3800萬條,累計共享數據500億條,促進了數據多跑路;市網絡理政中心匯聚政府、企業和社會數據65億條,接入30萬路視頻和物聯感知終端,開展數據融合應用,形成“城市數據大腦”雛形,初步建立以“一網統管”為目標的城市運行管理機制……

  在剛剛“出爐”的《總體方案》中,賦予成都構筑智慧化治理新圖景的一個“大腦”和“四個一”任務使命,該如何理解其中的內在邏輯?在成都市政務服務管理和網絡理政辦公室看來,這是在充分梳理總結成都現有現狀基礎之上對智慧蓉城建設的深化部署,需要充分理解其內在邏輯,加快推動落實。

  比如,深入推進“城市數據大腦”建設,是綜合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以數據、算力、算法為基礎支撐,實現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現代城市數字基礎設施。“簡言之,城市數據大腦是智慧蓉城的數字底座。”該負責人介紹,城市數據大腦是以數據匯聚為核心,通過智能算法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計算,驅動數據流通應用,使城市這個有機生命體不斷進化,形成面向各個領域、各個場景、各種事件處置的“思考”能力,推動城市運行從事后統計向事前預測、從被動處置向主動發現轉變,從而增強城市整體運行管理、決策輔助、應急處置能力。從邏輯關系上講,城市數據大腦重在“思考”,“四個一”重在“執行”。

  ▲成都超算中心

  與此同時,應該注意到,深入推行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是順應“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要求而進行的創新探索,其核心是構建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的制度機制,推動數據聯通、服務聯接、治理聯動,實現統籌安排、分而治之。其目標是“管”,重點是協同聯動,手段是“統”。通過“統”推動實現城市運行從九龍治水向整體智治轉變,避免多“管”齊下、重復亂“管”。

  深入推行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公共服務一網通享,重點都在服務集成,通過“進一張網、到一個窗口、用一個APP”辦全部事、享受全部服務,“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關鍵都在“通”,即打通不同部門的信息系統,群眾只需操作一個系統,就能辦成不同領域的事項,解決“辦不完的手續、蓋不完的章、跑不完的路”等問題。

  深入推行社會訴求一鍵回應,其核心理念在于整合訴求受理渠道,融合同類訴求熱點,健全接訴即辦、聯動督辦的全方位響應機制,把市民感受、企業反饋、社會反響作為衡量智慧蓉城建設成效的重要標準,將工作責任一健直達具體單位,“點對點”安排相關部門落實,減少所有的中間溝通環節,從而實現訴求回應提速、政府社會協同,不斷增進群眾的獲得感,讓城市有機生命體有“溫度”。

  讓城市更智慧,如何建好公園城市的“最強大腦”?

  新征程的大幕已經拉開,成都要構建實時感知、全域覆蓋的城市運行生命體征體系,構筑智慧化治理新圖景,當前的著力點在哪里?

  據悉,目前《智慧蓉城運行管理平臺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已正式印發。“當前,市級各部門和區(市)縣正在抓緊推動《實施方案》落實。”成都市政務服務管理和網絡理政辦公室相關負責人透露,《實施方案》緊扣《總體方案》要求,把推進城市運行一網統管作為當前智慧蓉城建設的牛鼻子工程,以建設城市運行管理的應用中樞、指揮平臺和賦能載體為重點,加快構建“一網統管”工作的“四梁八柱”,同步推動一網通辦、一網通享、一鍵回應等應用場景體系建設,倒逼線下流程再造和線上系統完善,推動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創新,不斷提升超大城市敏捷治理、科學治理水平。

  具體來看,《實施方案》明確的工作任務可概括為“6+8+N”。其中,“6”即建設6類共享性基礎平臺和支撐體系,主要包括智慧蓉城運行管理平臺、城市運行數字體征體系、市域物聯感知體系、數據資源體系、“城市一張圖”等五類共性平臺,以及算力算法、安全保障、標準規范等一整套基礎支撐體系。“8+N”即打造8大重點領域智慧應用場景,拓展深化N個智慧應用場景,以智慧大運、疫情防控、交通管理、應急管理、智慧公安、生態環保、水務管理、智慧社區等當前急需完善的8大領域為重點,不斷完善公共管理、公共服務、公共安全體系,推進提升一網統管、一網通辦、一網通享、一鍵回應能力。

  ▲成都科學城

  下一步,成都將如何推進智慧蓉城建設?該負責人介紹,按照《總體方案》要求,成都市將以實施“十四五”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規劃為重點,圍繞數字政府和數字社會建設,把城市作為有機生命體,堅持全周期管理理念,探索創新、先行示范,著力健全現代治理體系、增強公園城市治理效能,為打造城市治理現代化的示范區提供智慧支撐。

  比如,在建設“城市數據大腦”方面,將統籌打造市、區(市)縣兩級大數據資源體系,實現數據橫向協同、縱向賦能。同時,打造數字孿生基礎平臺,支撐實現資源調度的最快速度、最短路徑、最優配備。打造數智共性支撐平臺,加快推進統一身份認證、電子簽章、電子證照等共性支撐平臺建設,形成全市數字賦能服務總線。

  再比如,在推行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方面,成都還將持續完善“三級平臺、五級應用”智慧蓉城運行管理架構,整合接入智慧應用場景體系,強化事件處置線上線下協同,形成線上線下協同治理新模式。

  在推行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方面,成都還將完善“天府蓉易辦”平臺,提供企業從開辦到注銷的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深化“一件事一次辦”改革,整合重構部門業務流程。推進“天府蓉易辦”平臺與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對接,實現政務服務“就近辦”。深化惠企政策“一網直達”,整合各類涉企政策申報事項,實現政策申報“一套材料、一張表格、一鍵申請、一網通辦”。

  在推行公共服務一網通享方面,成都將以“天府市民云”為面向市民生活服務的總入口,打造數字化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并將持續推動教育、醫療、文旅、養老、體育等重點領域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完善一體化、全生命周期市民服務體系,推進各類卡碼集成,構建“市民碼”融合應用體系,逐步實現生活服務“一碼通城”,實現公共服務同城化。

  此外,在推行社會訴求一鍵回應方面,成都將建立完善成德眉資區域12345熱線聯動機制,拓展整合訴求渠道。建立健全“接訴即辦”響應機制,積極推動12345和12309檢察系統公益訴訟聯動辦理,進一步提升社會訴求辦理實效。同時,將加強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推進物聯感知、視頻感知、群體感知、巡查發現、輿情監測、信訪數據、12345市民熱線數據等多源數據匯聚融合,進一步提升輔助決策水平和預警預測能力。

  紅星新聞記者 李彥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