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暖,奮進正當時。4月的成都生機盎然,重點項目建設現場機械轟鳴、吊塔林立,如同一幅幅在川西壩子綻放的“百花競開圖”。

  在成都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召開之際,回眸過往五年,正是一個個重點項目的綻放,為成都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寫下生動的注腳。從厚植發展動能的產業項目,到交通、水利、能源、科技等基礎設施,再到學校、醫院、體育場館等公服設施,五年里,近5000個重點項目從圖紙、工地走進了現實。

  成都每年推動約1000個重點項目多投快建,5年總計完成投資2萬億元以上,為城市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項目支撐。

▲2月,西部金融創新中心二三期項目施工現場▲2月,西部金融創新中心二三期項目施工現場

  每年約1000個重點項目

  涵蓋產業項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

  “從去年5月8日第一臺設備進場,到第一片電池片下線,只用了20天,真正是沒有想到的速度!”通威太陽能(金堂)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翟緒錦感嘆說。

  在四川省成都市淮州新城通威太陽能(金堂)有限公司,透過通道全透明玻璃,能將電池片生產過程一覽無余。無塵車間內IGV智能小車來回穿梭,機械臂有序揮舞,訓練有素、身著不同顏色工裝的工人在設備屏幕前操作系統……這是一座現代化高效智能5G晶硅電池片的“超級工廠”。

  這是通威30GW高效晶硅電池一期項目。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有望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工藝設備最先進、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電池片生產基地。翟緒錦介紹,項目順利落戶成都并投產,得益于成都對重點項目的保障和支持,對企業難點的及時溝通解決,這才助推項目落地跑出“加速度”。

▲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

  過去五年,成都落地建設的產業化項目呈現出新的特點。英特爾、沃爾沃、中國電子液晶面板生產線、通威太陽能等項目的竣工投產,標志著重點產業鏈龍頭項目勢能集聚能力不斷增強,也為建圈強鏈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項目投資一頭連著需求、一頭連著供給,對支撐和促進經濟增長具有雙重效應。五年來,成都市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始終堅定抓項目促投資謀發展的信心決心,牢牢牽住重點項目這個“牛鼻子”,全力以赴做好“投資唱主角”這篇大文章,以規劃錨定項目、以項目拉動投資、以投資增添動力。

  在基礎設施方面,天府國際機場于2021年6月正式投運,“一市兩場”航空樞紐運營格局基本形成,成都市正式成為全國第三個實現雙機場運營的城市;市域內鐵路公交化里程達428公里,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558公里,打通“斷頭路”275條,快速路網體系基本形成,交通擁堵指數下降8.9%,呈現出交通綠色轉型的良好態勢。

  尤其難得的是,作為國家“十三五”期間規劃建設的最大民用運輸樞紐機場項目、“十四五”開局之年投用的最大民用機場,天府國際機場的工程建設投資共計700多億元,如果加上場外交通、配套工程等,總投資上千億元。這樣一座“超級工程”,不到5年,就已建成投用。一座占地22平方公里、建有3條跑道、71萬平方米航站樓及諸多配套設施的全新樞紐機場拔地而起。

  在公共服務方面,東安湖大運會體育中心“一場三館”竣工,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錦江院區、成都露天音樂廣場、成都市自然博物館、天府綠道、錦江水生態治理等一批解決老百姓“急難愁盼”的民生項目建成投用。其中,作為大運會主場館的東安湖體育公園建設工期只有23個月,刷新了同等量級、規模和檔次場館投建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