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陳彥霏 楊金祝 賴芳杰

  4月26日上午,中國共產黨成都市第十四次代表大會在成都市金牛賓館開幕。施小琳同志代表中國共產黨成都市第十三屆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牢記囑托 踔厲奮發 全面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的報告。

  千百年來,成都既傳承著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又孕育出獨具魅力的天府文化,成為城市發展進本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報告提出,將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自覺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根鑄魂、潤城化人,努力打造彰顯中華文明魅力、天府文化特色的世界文化名城。

東安湖體育公園東安湖體育公園

  如何打造彰顯中華文明魅力、天府文化特色的世界文化名城?

  報告提出,要堅持守正創新壯大主流思想輿論。以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為工作主線,深化理論宣傳研究闡釋,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引領先進文化,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高校、媒體等陣地建設和管理,加強網絡綜合治理,營造清朗網絡空間;抓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全市社會各界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推進新聞輿論傳播理念創新、手段創新、話語創新。

  報告提出,要堅持以文化人涵養城市時代精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潤物細無聲”中形成全社會的價值認同、行為習慣;深化“四史”學習教育,實施紅色文化傳承工程,建設長征國家公園成都片區等革命紀念設施,弘揚建黨精神、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凝聚起奮進新征程的共同價值追求和精神力量;積極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選樹“成都榜樣”,建設誠信社會,共同塑造“開明開放、創新創造”的城市品格,積極涵育“奮斗幸福、達觀友善”的人文特質。

  報告提出,堅持以文潤城塑造“三城三都”品牌。把天府文化元素融入“三城三都”建設,開發更多鐫刻成都印記的“現象級IP”。堅持文商旅體融合發展,構建以創意設計、傳媒影視、音樂藝術、現代文博等為支撐的文化產業體系,推動文化創意經濟邁入全國第一方陣;深度開發三星堆-金沙遺址、都江堰一青城山、熊貓國際旅游度假區等旅游核心產品,打造國際范、中國味、天府韻的世界級休閑旅游勝地;以舉辦第3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2025年世界運動會等國際賽事為帶動,培育賽事品牌,發展職業體育,建設體育強市;保護傳承川菜、川茶、川酒等“老字號”文化和技藝,建設國家美食文化交流創新中心,打響“舌尖上的成都”美食品牌;建設音樂坊、東郊記憶等音樂產業聚集區,實施名展、名館、名企、名業培育行動,辦好2024年世界園藝博覽會、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中國音樂金鐘獎等活動,讓天府文化走向世界。

  報告提出,要堅持文化惠民豐富精神文化生活。推進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城鄉一體、區域均衡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和生產經營體制,推進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實施文化、科學惠民工程,辦好“樂動蓉城”“書香成都”等活動,建成天府文化公園、川大博物館群等文化地標,高水平運營城市音樂廳、東安湖體育公園等文體設施,構建“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實施城市文脈傳承工程,加強文物保護利用與文化遺產傳承,建成寶墩、邛窯、東華門等考古遺址公園,讓城市留住根脈,讓市民記住鄉愁。

  報告還強調,要辦好第3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在組委會領導下,弘揚北京冬奧精神,切實擔負起主辦城市的主體責任,努力辦成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體育盛會;堅持辦賽、營城、興業、惠民,做好“后大運”文章,實現“大運效應”利用最大化,帶動全民健身蔚然成風,推動文化旅游、體育消費、商務會展等關聯產業發展,促進城市品質和國際化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