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楊金祝 陳彥霏 賴芳杰

  未來5年,成都如何建好“都市圈”、唱好“雙城記”?

  4月26日上午,中國共產黨成都市第十四次代表大會在成都開幕。施小琳同志代表中國共產黨成都市第十三屆委員會向大會作題為《牢記囑托 踔厲奮發 全面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的報告。

  報告提出,要堅定不移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決策部署,持續增強極核主干引領帶動作用。聚焦“一極一源兩中心兩地”目標定位,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齊心協力辦好合作的事,促進成都都市圈建設走深走實,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勢見效,更好引領區域發展、服務國家戰略。

  推動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拓展全省“主干”

  報告明確,要推動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拓展全省主干。堅持資源要素同用、城市營運同體、競爭優勢同構、公共服務同享,以建設成德眉資同城化綜合試驗區為牽引,共同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現代化成都都市圈,推動全省“主干”向成都都市圈拓展。

  具體任務上,將著力構建“兩軸”、打造“三帶”,共建沱江綠色發展經濟帶,構建都市圈高能級發展空間載體,加快交界地帶融合發展;加速推進基礎設施同城同網,構建完善內暢外聯的高快速路網,推動鐵路公交化改造提質,共同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協同提升創新驅動發展水平,共建高質量創新共同體和跨區域產業生態圈;強化生態環境聯防聯控聯治,促進教育同城共享、醫療均質發展、社保無縫對接、政務服務事項通辦。深化干支協同,促進成都平原經濟區一體化發展,聯動川南川東北擴大開放、攀西川西北低碳轉型,高質量做好對口支援工作。

  唱好“雙城記”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報告提出,要唱好“雙城記”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著眼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在川渝合作框架下,推動成渝都市圈“1+5”合作協議落地落實,強化雙核引領、雙圈互動,合力打造區域協作的高水平樣板。

  同時,要自覺擔當極核城市使命,推動成渝都市圈共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打造城市群內部“2小時交通圈”,攜手建設世界級機場群,協同推動中歐班列(成渝)高質量發展,聯動暢通沿江客貨運通道、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共同拓展南向西向國際市場;共建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電子信息、汽車制造等重點產業跨區域協同發展;“一城多園”共建西部科學城,協同打造成渝科創走廊,共同建設“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區和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推動金融市場和監管區域一體化,培育優勢互補的現代金融產業,增強對實體經濟和“一帶一路”金融服務功能;共建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實施雙城經濟圈便捷生活行動,協同推動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聯動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和國際消費目的地,共筑長江上游生態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