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社區黨代表,我親身經歷著基層的改變和機遇,人居環境不斷改善,社會基本保障不斷完善,生活需求服務越發快捷和方便。”提及這些年生活在成都的感受,成都市第十四次黨代會代表、錦江區柳江街道錦馨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易川臉上幸福感滿滿。

  今年是易川擔任成都市錦江區柳江街道錦馨社區黨委書記的第9個年頭。錦馨社區是大型“農轉居”社區,以前存在著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環境衛生條件差,居民之間關系淡薄等典型問題。9年來,社區黨委始終堅持黨建引領社區發展治理,小區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小區居民關系融洽和諧。

  易川說,接下來,社區黨委將緊緊圍繞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打造花園院落,并以“一院落一主題”將社區文化與花園社區相融合,“讓錦馨的居民‘住得安逸、活得巴適’。”

▲成都市第十四次黨代會代表 易川▲成都市第十四次黨代會代表 易川

  社區自治

  探索黨建引領下“農轉居”發展模式

  錦馨社區一直在探索黨建引領下的“走群眾路線協商自治,同心共建幸福美好家園”的工作路徑,這條路并不好走,“要讓居民產生自治的意識,這是最重要,也是最難的”。

  易川回憶起第一次發動群眾參與小區自治的事。當時小區有一處地方,經常有老年人摔倒,居民的愿望很簡單,修一個扶手。“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那個時候小區居民剛剛從農村拆遷安置到小區,居民自治意識非常低。”易川說,社區決定從這件事開始,逐步培養居民的自治意識。于是,社區通過院落骨干做了大量的工作,按照“誰主張、誰承頭、誰受益”的原則,以項目化的形式發動居民,在議案提出、資金眾籌、討論方案、實地勘察、修建安裝、監督驗收、標識牌制作、財務事務公開公示等各個環節參與到社區治理中。“簡簡單單一個扶手,我們花了大量時間做居民意識轉變工作,花了一周時間施工,最終完成了由錦馨家園B區居民親手打造的‘愛心扶手’。”

  易川說,從這個愛心扶手,居民們看到了效果,得到了實惠,紛紛活躍起來,開始加入到社區發展治理中來,共同打造美好家園。

  慢慢地,社區探索出了一條黨建引領下“農轉居”的發展模式,通過四個會議一個基金一個集市的工作模式,實現了資源下沉、還權賦能、陪伴成長等。社區還產生了14個帶有一定功能性的自治組織,活躍在公共區域微更新、特色人群幫扶、環境維護、可持續生活推廣等領域,提高了居民參與社區發展治理的活力,也提高了居民的歸屬感、獲得感和幸福感。同時社區還發揮黨委的優勢,鏈接多方資源支持社區發展治理,如社區施工單位捐贈花園耗材、學校提供公益的教師團隊、物業公司捐錢捐物、社會組織貢獻專業特長等等。

  期待未來

  在社區發展治理中積極響應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

  說起社區未來的發展,易川充滿期待。易川說,《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總體方案》明確了成都要建設城市治理現代化的示范區,錦馨社區也將在社區發展治理中積極響應示范區的建設。

  易川介紹,錦馨社區緊鄰交子公園社區和白鷺灣未來公園社區兩大在建公園社區和產業社區,交通便利,區域位置優勢十分明顯。可以按照“連點成片、集中呈現”的工作謀劃,推動整體打造、進而成勢形成公園城市社區連片展示示范區。

  同時,錦馨社區還處在錦江區正規劃打造的錦江科創大道“一道九園”產業帶中,環繞錦江數智產業港、交子公園金融商務區、58數字生活城、中生科創谷、新能源汽車商貿城、白鷺灣科技生態園等6個產業片區。“依托優勢地理環境,我們將抓住發展機遇,主動擔當作為,創新摸索社區商業助推社區發展治理,打造成都新的高端商務商業集聚商圈,未來力爭成為錦江區建設‘品位錦江·幸福城區’新的橋頭堡和新的經濟增長極,為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提供功能支撐。”

  對于成都的未來,易川更是充滿期待。近年來,成都市入選聯合國人居署“國際可持續發展試點城市”、入選國家首批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連續13年位居“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說起這些,易川有著作為一名成都市民滿滿的自豪。“作為一名社區黨代表,我親身經歷著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給基層帶來的改變和機遇,同時,城市人居環境不斷改善,社會基本保障不斷完善,生活需求服務越發快捷和方便。成都市委堅定不移推進幸福成都提質發展,必將讓城市更溫暖、生活更巴適、人民更安逸。”

  紅星新聞記者 彭驚 攝影記者 呂國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