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深藍色的工裝,戴著一副黑色邊框眼鏡,手里托著一臺筆記本電腦,來回穿梭在公司辦公區,和不同部門的工作人員溝通業務細節。而兜里的電話還不時響起,電話那頭是客戶咨詢訂單進展。這是4月22日上午10點半,成都市新都現代交通產業功能區一家為航空航天產業做配套的企業負責人戴時飛的工作狀態。
今年34歲的戴時飛是一位工科“學霸”,本科畢業于北京理工大學機械專業,然后赴海外留學攻讀工程專業碩士。學成歸來后在多個崗位歷練,最終從生活多年的上海來到成都,他對這座城市有一份期待,“在成都,實現兒時的航空夢”。
作為成都市第十四次黨代會代表,戴時飛明顯感受到肩上的膽子比以往重了,“從企業自身來看,這會讓我深入思考如何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帶領團隊拼技術,拼業務,拿到更多訂單;往大處說,我們要融入到成都產業建圈強鏈行動中去,為成都制造業貢獻一份力量。”

成都讓創業者的生活張弛有度
在這座城市創業,企業規模增長了10倍
創業以來,戴時飛每天的工作事項都排得滿滿的。就在22日早晨,他還接待了一批前來考察的客人,雙方商討下一步的業務合作。實際上,這種忙碌感不止體現在戴時飛一個人身上,企業現有300余名員工,大家身上都帶著一股拼勁兒。
“在我們企業,戴總沒有自己的獨立辦公室,他的工位和一線員工辦公桌連在一起。”一位員工告訴記者,由于都是年輕人,戴時飛喜歡和大家打成一片,共同琢磨業務,這種領導和下屬的融洽關系,讓企業的辦公區充滿活力。
戴時飛是一名“新成都人”,2017年被原單位派到成都常駐,當時也是從事航空領域的工作,“我在成都真切感受到這是一座生活休閑氛圍很濃郁的城市,它能夠給人帶來一種張弛有度的生活,而這種感覺是我過去沒有體會過的?!?/p>
2017年,初來成都的戴時飛在當地朋友陪伴下,常常周末出游,置身在公園城市中,舒適的旅游體驗和極具生活氣息的氛圍,讓他慢慢喜歡上這座城市。此外,成都航空制造領域催生的創業機遇,也是他選擇留在成都的一個緣由。
“我父母過去都在航空航天領域工作,我兒時就有一個航空夢?!?018年,戴時飛和創業團隊決定對成都一家企業進行收購,這家企業是本地航空航天產業鏈上的供應商,經過重組之后的業務體量是原來的10倍,“剛收購的時候有60多名員工,現在員工人數是過去的5倍。”
“成都服務”讓企業安心發展
堅持用國產設備,實現生產環節自主可控
2020年,戴時飛的企業搬入成都市新都現代交通產業功能區,這個園區內聚集了一批航空領域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和其他企業一道,戴時飛的企業也成為成都產業建圈強鏈的一環。
“企業搬來之后,我們在場地、資金、人才引進等方面都獲得地方政府的支持?!贝鲿r飛和創業團隊感受到了成都給市場主體帶來的獲得感,據他介紹,目前公司的辦公場地來自園區提供的標準化廠房,“我們屬于裝備制造企業,本身屬于重資產,需要在設備采購和生產制造環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時間精力有限,企業在入駐時就用上了園區提供的標準化廠房,這讓企業發展省去了場地之憂,可以放手鉆研自身業務。”
在企業生產車間,一臺臺大體量機床分成幾列排開,這批“重資產”價值超過2個億。在設備采購環節,企業得到政府部門的支持,通過融資租賃形式采購了這批設備?!安煌跇I內其他企業依賴海外設備,我們一直堅持使用國產設備,實現了生產環節自主可控?!贝鲿r飛表示。
“其實,這也是企業發展策略,通過使用國產設備,我們和國內上游供應鏈廠商可以及時溝通,調試出更優的生產工藝,恰恰在此過程中既提升了設備的使用效率,也幫助企業培育技能人才?!贝鲿r飛還表示,通過這樣的上下游協作,也能夠讓上游廠商了解到企業生產一線到底需要什么樣的設備。“一個趨勢是,隨著制造行業快速發展,設備生產也愈發體現‘專精特新’的特點,相較通用設備,專業設備的使用需求正在激增,反過來會刺激生產商擴大產能?!?/p>

成為產業建圈強鏈的關鍵一環
讓技能人才收獲更多幸福感、獲得感
去年產值規模破億,這讓團隊在成都創業嘗到了甜頭,干勁十足。戴時飛和團隊成員目前的辦公區是一個框架式的標準廠房,二樓的開放式辦公區內,不同崗位的工作人員緊張有序地忙著手頭上的工作。辦公區一旁的幾個會議室內,技術人員正在“碰撞”產線的改進方案。
透過辦公區和生產區的一道玻璃墻,能夠看到底樓的車間內,數十臺重型機床安裝于此,公司的技能人員正在操作設備。
“成都正在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而供應鏈的打造很關鍵,雖然很多供應商仍舊在長三角地區,但是通過和他們的產業協作,我們可以讓這批企業更加了解到西部市場的重要性和發展潛力,推動他們未來到成都落地一些項目,和我們形成就近的產業協作關系,減少溝通成本和物流成本,逐漸在成都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在戴時飛看來,供應鏈不是一條線,而是一張網,每一個分叉口又會產生更多的分支,“我們希望成為其中的關鍵一環,幫助成都制造業強鏈補鏈”。
作為成都市第十四次黨代會代表,戴時飛有了更多期待:“我在大學時期入黨,黨齡已超過10年,無論是讀書時期還是創業階段,都應該發揮黨員的引領示范作用。對我來說,公司團隊還很年輕,帶好團隊非常重要,只有讓企業發展得更好,才會讓我們的技能人才擁有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我會努力去實現這目標?!?/p>
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宋嘉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