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亞飛

  5月6日,川觀新聞記者從成都市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據2021年全市聲環境質量監測結果顯示,成都市道路交通聲環境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為68.3dB(A),同比下降1.3dB(A);聲環境功能區晝間、夜間達標率分別為91%、72%,同比分別上升了14%、22%,聲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并略有改善。2022年,聚焦市民反映強烈的夜間噪聲擾民問題,成都將在全市范圍開展為期三個月的專項整治行動。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成都市噪聲擾民投訴在市民關注的環保領域投訴中占比較高。其中,社會生活噪聲占65.5%、建筑施工噪聲占28.1%、交通噪聲占5.1%、工業噪聲占1.3%。第二輪中央、四川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期間成都市涉及噪聲類投訴占比分別為29.5%、27.1%。

  “2021年我們完善制度建設,將‘蓉城降噪’行動納入了成都市‘生態惠民工程’,印發了《成都市環境噪聲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20-2022年)》,自2021年起每年制定年度實施方案,提出6大行動、16項任務,同時,市級相關部門主動制定社會生活、建設施工、交通、工業各類噪聲污染防治管理辦法,規范了行業操作流程。”成都市“三大戰役”辦副主任曠良義說。

  具體來看:在工業企業噪聲執法上,生態環境部門加大“雙隨機”執法檢查力度,2021年處罰涉及噪聲違法企業75家,處罰金額245萬余元。在建筑施工噪聲監管方面,住建部門將施工噪聲違法行為納入建設、施工企業信用評價管理,依法懲戒嚴重失信企業,全年共扣減施工單位項目信用分658分;全市城管系統共查處建筑工地噪聲違法行為907起,罰款1100余萬元。同時加大交通運輸噪聲整治,2021年公安部門查處機動車道路違法2.6萬余件、違禁鳴笛1.2萬余件。

  加強噪聲監管有賴于科技信息化水平的提升。2021年,成都完成49套功能區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設備和36套公共場所自動監測顯示屏安裝聯網,同時在四環路內規模以上工地安裝噪聲自動監測設備1273套,全市聲環境自動監測網絡初步形成。同時,積極整合噪聲電子地圖、聲環境監測和噪聲投訴等數據,建設“數智噪聲”平臺,提升噪聲智慧監管能力。

  “下一步,我們將致力于完善制度建設、緩解噪聲投訴、加強能力建設、加大宣傳力度。”曠良義表示,在全市范圍開展為期三個月的夜間噪聲擾民專項整治行動之外,還將在全市范圍安裝80余套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設備和60余套公共區域噪聲顯示屏,逐步完善全市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