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新聞5月6日從成都市政府官網獲悉,日前,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成都市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城市綠色低碳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成都市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城市綠色低碳發展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
《方案》提出,到2025年,成都高技術制造業營業收入占規上工業比重達到42%,制造業企業R&D經費投入強度較2020年提升25%;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現代服務業比重達到50%以上、占GDP比重達到35%。綠色低碳優勢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以上,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較2020年下降10%以上,單位GDP能耗降低水平、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水平完成省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產業空間布局持續優化,中心城區非核心功能承載過多、城市新區帶動能力不強、郊區新城產業人口承載力不強等問題得到緩解,城市宜業宜居度和治理能力明顯提高。
綠色低碳優勢產業
到2025年,力爭成都光伏產業總產值達1000億元以上
壯大綠色低碳優勢產業被寫入《方案》,其中特別提到,要培育城市產業新增長點。
紅星新聞注意到,《方案》特別提到了光伏、鋰電、新能源汽車、氫能商用化產業化和新型儲能等領域。
比如,持續做強光伏產業,成都將依托淮州新城、雙流航空經濟區等核心承載地,以通威太陽能等鏈主企業為牽引,穩步擴大光伏產業規模,并加快建設以成都為核心的光伏高端能源裝備引領區,推動成(都)樂(山)眉(山)晶硅光伏產業一體化發展。一個目標是,到2025年,力爭成都光伏產業總產值達1000億元以上,培育5家以上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頭部企業。
在鋰電產業方面,《方案》提到要做強正負極材料環節,招引電解液、鋁箔等關鍵環節頭部企業,實現鋰電主輔料均衡協調發展。到2025年,力爭鋰電產業總產值達1000億元。
瞄準新能源汽車,成都將開展“鏈主”精準招引工作,提升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水平,并圍繞整車和零部件龍頭,梳理形成5+2零件供應商清單。值得注意的是,在該領域,成都還特別強調要加強與重慶市聯動協作,明確構建成渝“電走廊”“氫走廊”“智行走廊”。
氫能商用化產業化也在《方案》中得到明確。其中提到,要采用“揭榜掛帥”等方式推動氫能技術攻關,全面推動氫能在工業、交通、大功率儲能等領域的應用,打造品牌突出、體系完善、技術領先的氫能全產業鏈。到2025年,成都氫能高端裝備產業實現自主化、集群化,氫能產業總產值突破500億元。
此外,成都還將大力培育新型儲能產業鏈,布局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開展電池回收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