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東數西算”國家一體化大數據中心成渝樞紐節點樣板工程、西南地區最大的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成都智算中心正式上線。
成都智算中心由成都高新區、郫都區與華為公司共同建設運營,包括人工智能算力平臺、城市智腦平臺和科研創新平臺三大平臺,將承接人工智能生態發展、產業孵化和科研創新,服務千行百業,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其中,城市智腦平臺將承載交通、安防、醫療、應急、環保等行業應用。
西南地區最大的人工智能計算中心落地,將給成都帶來什么?
總投資109億元
“東數西算”成渝樞紐再添新引擎
此次上線的成都智算中心項目,位于成都高新—郫都電子信息產業園,總投資109億元,包括人工智能算力平臺、城市智腦平臺和科研創新平臺三大平臺。
其中,人工智能算力平臺采用基于昇騰AI基礎軟硬件的AI集群,算力達到300 PFLOPS FP16,相當于15萬臺高性能PC的計算能力;城市智腦平臺基于華為云,將打造智慧蓉城城市云底座,承載交通、安防、醫療、政府、應急、教育、環保、遙感及互聯網等行業應用;科研創新平臺將建設多層次、可持續發展的人才生態系統,依托各高校院所開展人工智能教學合作、加強企業與科研院所協同創新。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智算中心是首個應用“預制模塊化+鋼構+土建”三種建設方案于一體的混合樣板點。為實現快速上線和全周期低碳,成都智算中心主體采用預制化模塊機房進行建設,與傳統建設方式相比,通過全流程數字化,保證設計即所得,最終實現工程產品化、產品模塊化、模塊智能化。10年將省電4000萬度,相當于降碳1.9萬噸,種樹2.6萬棵。
承接人工智能生態發展、產業孵化和科研創新,普通人也可感知
記者了解到,上線后,成都智算中心算力利用率預計將大于90%,實現上線即飽和運營。同時,成都智算中心將結合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在成都的落地,以及“東數西算”國家戰略舉措,承接人工智能生態發展、產業孵化和科研創新,在智慧城市、交通、醫療、遙感、金融等領域打造全國人工智能產業應用標桿,服務千行百業,助力智慧蓉城建設。
上線儀式現場,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華雁智能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通甲優博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都四方偉業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行業領先企業作為首批企業代表簽約算力服務入駐成都智算中心,將充分利用中心的普惠AI算力,打造簡單易用、卓越性能的AI解決方案,服務于交通、醫療、能源、金融、傳媒等成都優勢產業方向,打造一系列AI+行業的示范性應用場景,加快智慧蓉城建設,提升城市人工智能產業影響力。
此外,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成都高原氣象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等4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基于短臨氣象預報、動物特征識別和遙感多模態多任務智能模型等前沿AI模型進行合作簽約。
科研創新方面,一些應用示范,未來也將變成市民身邊可感可知的場景——
成都高原氣象研究所聯合電子科技大學基于成都智算中心算力底座孵化新一代短臨氣象預報基礎模型--蓉城·夔牛,將短臨預報更新頻次縮短到10分鐘;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聯合四川大學孵化業界首個動物特征識別基礎模型--蓉城?熊貓,實現通用的生物特征識別算法模型,加速在生態檢測,現代畜牧業等行業的智能化升級;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孵化的遙感多模態多任務智能模型—空天?智譯,共同打造自主可控的天臨空地一體化遙感智能AI解決方案,開發面向空天信息智能解譯領域的多模態多任務模型。
現場,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成都)與成都智算中心啟動戰略合作,未來將基于成都智算中心強大的AI算力底座,孵化一批人工智能相關企業,建成國際先進、全球協同的關鍵共性技術智能平臺。加大人工智能在教育、生物醫學、器件芯片材料等領域的應用,圍繞基礎理論研究、融合應用示范、產業創新發展、人才培養引進、生態環境營造等方面,培育具有全球化視野和競爭力的頂尖學術生態圈,成為成都人工智能產業高地。
“雙引擎”驅動
助力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建設
事實上,成都與華為的淵源頗深——位于成都高新西區的華為成都研究所是華為全球主力研發中心之一。此外,華為還在此建立有全球認證檢測中心成都實驗室、亞洲最大的華為IT兼容性實驗室,全球首個5G試驗外場。
自2019年以來,華為先后在成都高新區落地了未來技術創新中心(一、二期、三期)、鯤鵬計算四川產業基地等項目,為成都做大做強電子信息產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除了有力支撐華為自身研發體系、滿足重點行業對算力和數據存儲應用的需求,成都智算中心還將與業已建成投運的成都超算中心一道,構建形成以多樣性算力基礎設施為基底、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雙引擎”驅動。
成都超算中心2020年9月正式建成投運,最高運算速度達到10億億次/秒,算力進入全球前十。自投運以來,“超算+”正在構建新生態。比如,汽車碰撞模擬測試,通過超算中心的支持,可以大幅降低汽車生產企業的成本,同時獲得的測試數據還更加精準、全面。
除了服務于傳統科學計算、工程計算,成都超算中心還重點還圍繞科技創新、城市治理、產業發展構建城市發展新生態。
截至目前,成都超算中心已為來自重慶、西安、上海、廣州等35個城市680余個用戶提供超算服務,部署學科計算軟件200余個,完成量子生物信息系統等12個超大體系課題項目,服務涵蓋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先進材料等30余個領域。
從項目到城市,作為目前西部唯一一個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成都正以需求催化場景,以場景提升能力,以能力壯大企業,以產業發展啟發改革方向,以改革舉措增強發展動力,高標準打造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
正如人類需要從食物中獲得能量一樣,人工智能也需要“食物”,也就是穩定的數據流。深度學習算法需要數據來進行“訓練”,數據量越大,輸出結果就會越準確。
在成都,總投資1.2億元的成都人工智能應用發展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簡稱“公共服務平臺”)已啟動建設。據項目牽頭單位成都市大數據集團介紹,在為期兩年的建設時間里,公共服務平臺將建設成都人工智能公共服務基礎平臺、成都人工智能訓練測試數據資源庫、成都人工智能特色場景、人工智能+中小企業對接子平臺、圍繞人工智能揭榜任務的測評環境、面向不同類型的人才實訓環境等,支撐成都人工智能產業建圈強鏈,并開放不少于4TB的開放數據資源庫,涵蓋智慧醫療、智慧金融、智能家居、無人機公路遙感等領域。
放到更大的視野來看,已全面啟動的“東數西算”工程正在改變數字時代經濟新版圖。根據規劃,在8個樞紐中,身處西部的成渝樞紐規劃設立天府數據中心集群和重慶數據中心集群,是唯一一個既有東部樞紐功能,又要承接長三角樞紐數據的后臺加工等業務的樞紐。通過承接東部地區的數據存儲、計算等需求,將進一步帶動成都數字經濟產業上下游發展,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此外,通過算力樞紐和天府數據中心集群建設,也將延展東部發展空間,助力形成西部大開發新格局。
紅星新聞記者 彭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