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城市治理現代化的示范區,是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的三大發展定位之一。 如何推動城市治理現代化?《成都市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行動計劃(2021—2025年)》“增強公園城市治理效能,打造城市治理現代化的示范區”部分,明確提出“推動治理重心、配套資源向重點領域和基層下沉”“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我們將把‘建設社會治理共同體’的要求落實到社區層面,加快構建社區發展、社區治理、社區生活、社區安全、社區行動‘五個共同體’,夯實超大城市現代治理的底部支撐?!?月18日召開的《行動計劃》新聞發布會上,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委社治委常務副主任薛敏表示。

▲成都市下澗漕社區 文化活動中心籃球場 王效 攝▲成都市下澗漕社區 文化活動中心籃球場 王效 攝

  構建社區發展共同體,成都將實施空間品質提升、社區商業發展、創新創業賦能等發展提質行動。例如,通過實施社區微更新,整合利用城市低效用地、社區閑置空間,有機植入兼具美學感受和實用價值的功能設施,創構城市空間增量,豐富城市街巷肌理。社區商業則要發展“基礎便民型+品質提升型”業態,營造多元消費場景。

  構建社區治理共同體,成都將圍繞提升基層治理社會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推進共治活力提升、小區治理延伸、智慧社區創建等治理增效工程。薛敏介紹,圍繞提升精細化水平,成都將深化居民小區治理改革,補齊老舊小區、“三無”院落、鄉村集中居民區等薄弱小區治理短板,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百米”;圍繞提升智能化水平,成都將加快建設智慧社區,為智慧蓉城整體運行奠定堅實基礎。

  構建社區生活共同體,成都圍繞增強幸福感、提質幸福城,以城鄉社區為半徑完善服務體系、拓展服務內容、強化市場供給。包括構建涵蓋公共服務、生活服務、商業服務的基層綜合服務體系,讓居民在“家門口”享受便利服務。還將完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大力發展社區托育服務,推動家庭和社區環境適老適殘化改造,滿足“一老一小”和特殊群體多樣化需求。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將創新服務供給模式,鼓勵社區通過空間換資源、發展“合伙人”等方式,引導各類主體參與服務載體運營和項目運作,實現社區服務可持續發展。

  此外,構建社區安全共同體,成都市社治委將發揮好城鄉社區“前哨站”作用,以應急能力建設、風險隱患排查、矛盾糾紛化解為重點助力平安成都建設。

  構建社區行動共同體,成都市社治委將落實治理重心下移的工作導向,推動鎮街“五權”下放,探索社區經費多元化投入機制,推動力量配備、財力物力向一線傾斜,讓社區有更強能力謀發展、促治理、優服務。

  紅星新聞記者 鐘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