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潔 四川在線記者 李寰

  2022年4月,義務教育新課標(2022版)正式發布,將“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確定為義務教育階段培養目標。如何進步一推進“雙減”工作,落地新課標,成為教學教育關注的熱點。從5月18日開始,成都市草堂小區西區分校(以下簡稱草小西區)連續3天舉行“‘雙減’·新課標下 草西問道”學術月展評活動,通過學術月微匯報、課例展示、專家點評、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探討課程教育,落地新課標,進一步推進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質量建設。

  如何真正實現“雙減”,將新課標落到實處?多名教育界專家聚集在草小西區,就上述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專家、成都市小學數學教研員張碧榮認為,“雙減”政策下,對于人才培養的要求更高。“孩子學習的場所不僅僅是在書房、教室,更在于生活中的點滴,將生活融入課堂。把德育、體育教育、藝術教育、勞動教育等充分融入智育課堂,是我們思考和行動的方向。”“雙減”,“減”掉的是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但需要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關。對于新課標中提出的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問題,張碧榮表示,核心素養落地還需要做到課程教學內涵細化、可視化和可量化,促使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檔升級。

  “通過立德樹人、五育并舉、全面發展,守住孩子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康的底線。新課標的出臺,更加明確了學校育人目標和工作開展的方向,是‘雙減’工作的助推器。”成都市草堂小區西區分校校長付錦表示,“雙減”背景下,學校管理需要進行重構再優化,圍繞“雙減”做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升作業管理能效、提升課后服務水平”三大工作。“當前,我們正通過不斷完善基礎課程、特課課程、拓展課程三大課程體系,不斷完善學校‘廣廈課程’體系,陶冶培育學生‘健康的身’+‘聰明的腦’+‘溫暖的心’的核心素養,努力培養孩子的學習力、生活力、行動力和創造力。”

  成都市草堂小學西區分校數學教研組組長、教師歐濤則表示,如何進一步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力是推進“雙減”、落地新課標需要思考的重要內容。“無論是‘雙減’還是新課標,對于教師能力的要求都更高了。如何做到在減少學生課業負擔的同時,保障甚至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對每個老師都是極大的考驗。需要老師有更廣的知識面、對學科知識有深刻的認識,在作業設計上更加符合學生成長規律。”

  在新課標中,體育、藝術、勞動等課時明顯增加,是否會影響到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知識呢?成都市草堂小學西區分校副校長朱旭莉表示,德體美勞等教育課時的增加,并不會影響智育課程教學,反而會促進學科課程的融合提升,有助于學生全面發展。目前該校學科教育在積極探索知識結構化、學科融合化、評價多元化、“回頭看”常態化,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培養全面發展的少年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