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魏馮 石小宏
5月20日,成都市衛健委就市民通過12345熱線反映的省外來(返)蓉人員疫情防控聚焦問題進行統一回復,請廣大市民朋友自覺落實疫情防控措施,主動做好個人疫情防護。
問:省外人員來(返)蓉前應該做哪些防疫準備?
答:一是了解成都市疫情防控政策規定。二是提前向目的地社區(村)登記報備。可通過識別掃描報備二維碼的方式進行登記報備。三是應提前進行核酸檢測。若是外省來(返)蓉,以便入川時能夠出具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若乘坐飛機入川須提供24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四是做好個人健康防護。
問:所有省外來(返)蓉人員須掃“入川碼”并如實向目的地社區登記報備嗎?
答:(一)所有省外來(返)蓉人員,除提供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查驗健康碼和通信行程卡外,還須在各查驗點通過“四川天府健康通”掃描“入川即檢特殊場所碼”( 簡稱“入川碼”)。掃“入川碼”后,手機將出現24小時臨時彈窗,收到臨時彈窗信息后,須于24小時內在川完成1次核酸檢測(可憑臨時彈窗和身份證在目的地就近免費測1次核酸),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的,24小時后自動解除臨時彈窗。否則“四川天府健康通”健康碼將變成黃碼影響出行,檢測結果陰性后將恢復為綠碼。
(二)所有省外來(返)蓉人員除掃“入川碼”外,還須通過社區報備小程序或社區聯系電話及時主動如實向目的地社區登記報備(可通過關注“成都社治”微信公眾號獲取社區報備二維碼或查詢社區聯系電話),以便及時開展核酸檢測篩查,盡早發現可疑情況,嚴防社區隱匿傳播情況發生。
問:省外人員來(返)蓉人員到達成都后的具體管理措施是什么?
答:成都市按照省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對來(返)蓉人員實施A、B類地區分類管控。A類地區為疫情輸入我省風險高的地市,除A類地區外,有本土疫情發生的省外其他地市為B類地區。(A、B類地區具體名單請關注“四川疾控”微信公眾號每日動態更新的“四川疾控健康提示”和健康成都官微最新公告病例軌跡信息通告)。
有A類地區旅居史且目的地為成都市的人員:在成都市域內有固定居所的,由固定居所地區(市)縣負責接返,實施7天集中隔離+7天居家健康監測;在成都市域內無固定居所,不具備居家健康監測條件的,完成7天集中隔離后,繼續集中隔離至居家健康監測期滿。
有B類地區旅居史且目的地為成都市的人員:對有本土疫情發生的縣(市、區、旗)旅居史的人員,實施居家隔離直至抵川后滿7天;不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實施集中隔離;對有其他縣(市、區、旗)旅居史的人員,實施3天2次(間隔24小時)咽拭子核酸檢測,檢測結果未出之前,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
問:來蓉隔離引導流程是什么?
答:集中隔離人員:集中隔離人員閉環轉運至集中隔離場所,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間,按規定開展核酸檢測和個人健康監測,并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及個人防護。集中隔離期滿并符合解除隔離條件,由相關管理機構出具解除集中隔離通知書。解除集中隔離后,如果有后續管控措施,需按相關閉環轉運措施執行。
居家隔離人員:市民主動向社區報備后,應聽從社區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安排,主動配合在居家隔離場所安裝智能門磁等設備,接收《居家隔離告知書》和《居家隔離期間生活指引》。居家隔離期間拒絕一切探訪,不得外出。
居家隔離期間最好單獨居住,盡量使用單獨的衛生間,避免與其他家庭成員共用衛生間,日常生活、用餐盡量限制在隔離房間內。居家隔離人員應每天早、晚2次向對口醫務人員報告體溫和健康狀況,自覺配合定期核酸檢測,隔離期間出現發熱、乏力、干咳、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異常癥狀時,第一時間向對口醫務人員報告。在接收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放的《解除居家隔離告知書》和對口醫務人員的通知后,才能離開居家隔離場所、有序流動。共同居住者也要遵守居家隔離管理要求。
問:來(返)蓉人員如集中隔離,隔離費用由誰承擔?
答:在成都接受集中隔離的來(返)蓉人員,除貨車司乘人員外,其余人員自行承擔隔離期間相關費用。
問:有A類地區旅居史,目的地在省內其他市(州)的,能否在成都市內過境(中轉)?
答:目的地在省內其他市(州)且有A類地區旅居史在成都市內過境(中轉)的旅客,由目的地所在市(州)接返。